文档详情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发布:2025-04-07约7.8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萧红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教与学改进4月

语文学科

预计时长: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题。

九百年前,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上眺望洞庭烟波,将家国情怀铸成千古绝唱。历史长河中的赤子之心,如繁星般照亮中华文明的天空。

红军战士穿着草鞋丈量二万五千里山河,在雪山草地间镌刻下锲而不舍的史诗。在斑澜的长征画卷里,每个脚印都沉淀着对理想的忠诚。闻一多先生深宵灯火中的身影,凝成熊熊燃烧的真理之火,他用生命诠释了“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铮铮铁骨。①这份使命感,恰似泰山巍峨,筑起民族精神的屏嶂。“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二十八载,在大漠深处进行科学。每一次核实验时的诚皇诚恐,不是对辐射的恐惧,而是怕辜负国家的嘱托。这份责任感,让罗布泊的蘑菇云化作守护和平的祥云。

咀嚼着先辈们用热血写就的篇章。家国情怀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精神密码,如长江黄河般哺育着代代赤子的精神家园。今天的少年当以卓越的品格接续这永恒的追寻。

1.(3分)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qì)B.咀嚼(jiáo)C.哺育(pǔ)D.卓越(zhuó)

2.(3分)语段中画横线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斑澜B.深宵C.屏嶂D.诚皇诚恐

3.(3分)对语段中词语的词性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眺望”“照亮”都是动词B.“脚印”“身影”都是名词

C.“二万五千”“二十八”都是数词D.“都”“巍峨”都是副词

4.(3分)对语段中画波浪线的病句修改正确的是………()

A.“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二十八载,在大漠深处从事科学。

B.“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在大漠深处进行科学,隐姓埋名二十八载。

C.“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二十八载,在大漠深处进行科学研究。

D.隐姓埋名二十八载,“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在大漠深处进行科学。

5.(3分)在语段①的位置为前一句话作批注,表述错误的是……………()

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烙印》。

B.本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方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誓死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

C.本句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含蓄地抒发了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崇敬之情。

D.“诠释”在文段中的意思是“解释,证明”。

6.(3分)巧妙应对是口语交际的一项技巧,下列填入情境中的应对,最巧妙的一项是………………()

热衷科幻的小可同学看到正在阅读中华传统诗词的小文同学,说:“读这些传统诗词有什么用?还是多看看科幻类作品吧,科技引领潮流,科技创造未来!”小文同学微笑着,对小可同学说:“”

A.在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有许许多多描写家园的经典之作,更有无数爱国忧民、保家卫国的仁人志士,他们都是滋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沃土!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乘坐神舟驻足天宫的桂海潮送来中秋的宇宙级浪漫祝福,当科技乘上诗词的翅膀,你不觉得又增添了中华传统精神的力量吗?

C.科技固然是引领潮流的,但你不能只强调科技这一方面的内容,这样做是不对的,请你立即纠正。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词表达的是文人心系天下、责任担当的真情实感,而科幻类作品都是编造的子虚乌有幻想,看科幻作品是浪费时间。

7.(3分)为了学习英雄榜样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小语同学为班会拟写了一副对联,她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①下联:②,时代先锋③谱新篇

A.①创伟业②看今朝③继往开来

B.①勇争先②看今朝③兢兢业业

C.①创伟业②盼未来③继往开来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