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新年好《小拜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001].docx
第8课新年好《小拜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课《小拜年》旨在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感受民间音乐的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通过学习歌曲《小拜年》,让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感受节日氛围,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包括:1)提升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通过聆听和演唱《小拜年》,感受传统节日氛围;2)增强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学习,学会用恰当的音色和节奏表达歌曲情感;3)培养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了解春节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4)发展合作学习与创造力,在集体演唱中学会配合,激发音乐创作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演唱歌曲《小拜年》,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②通过模仿和创编,表现歌曲中的拜年动作和祝福语,体验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
③理解歌曲中的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新年祝福和亲情、友情。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并掌握歌曲中的地方方言,如“恭喜恭喜”、“拜年啦”等,感受民间音乐的特色。
②在集体演唱中,协调好音色和节奏,达到和谐统一的演唱效果。
③在创编环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歌曲内容,设计富有创意的拜年动作和祝福语。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音乐教材《小拜年》
-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校园网络平台
-信息化资源:春节习俗相关视频、歌曲《小拜年》音频、拜年动作图片
-教学手段:音乐教学课件、手卡、教学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播放春节的喜庆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3.学生回答:“春节!”
4.老师接着问:“春节有什么习俗呢?”
5.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习俗。
二、歌曲欣赏
1.老师播放歌曲《小拜年》,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
3.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歌曲《小拜年》是一首欢快的歌曲,表达了新年的祝福和喜庆氛围。
三、歌词学习
1.老师出示歌曲《小拜年》的歌词,引导学生朗读。
2.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理解歌词的意思吗?”
3.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歌词中表达了新年的祝福和亲情、友情。
四、歌曲演唱
1.老师教唱歌曲《小拜年》,注意音准和节奏。
2.学生跟唱,老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3.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难唱吗?”
4.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歌曲《小拜年》旋律简单,容易学唱。
五、动作创编
1.老师出示拜年的动作图片,引导学生模仿。
2.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拜年的动作?”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拜年动作。
4.各组展示拜年动作,老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
1.老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拜年》,了解了春节的习俗,学会了用歌曲表达祝福。
3.老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歌曲祝福亲朋好友,传承传统文化。
七、课后作业
1.老师布置作业:“同学们,回家后,请你们和家人一起唱《小拜年》,感受节日的氛围。”
2.学生接受作业,老师强调作业要求。
八、课堂延伸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习俗?”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春节还有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习俗。
3.老师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春节的知识,增强文化自信。
九、课堂总结
1.老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拜年》,了解了春节的习俗,学会了用歌曲表达祝福。
3.老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歌曲祝福亲朋好友,传承传统文化。
十、课堂评价
1.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学生接受评价,老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提升:学生在聆听和演唱《小拜年》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歌曲的欢快旋律和节奏,体验到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从而提升了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2.歌曲演唱技巧掌握:通过学习歌曲《小拜年》,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学会了用恰当的音色和气息演唱,提高了自己的歌唱技巧。
3.民间音乐文化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歌曲《小拜年》所蕴含的民间音乐特色,如方言表达、地方特色等,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认知的深度。
4.亲子互动与情感交流:学生在课后作业中,与家人一起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