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西周青铜器的出土范围北起内蒙古、辽宁,南到湖南、江西、四川,东起山东半岛,西到甘肃、宁夏,以陕西、河南最多。其中王臣铸作的礼器占比很大。诸侯国的青铜器也有所发现,但多属姬、姜两姓的诸侯国。材料可用于说明,西周()
A.诸侯挑战王室权威 B.宗法分封逐步弱化
C.政治制度特点鲜明 D.政治经济中心转移
2.如表所示为居延(今内蒙古与甘肃交界处)汉简(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中的部分记载,居延汉简的成文时代约为公元前1世纪初至公元2世纪初。这些记载可用于印证当时居延地区()
简牍1
“……谐居延为田(管理屯田),谨诣故吏,孝里大夫……”
简牍2
“徐子禹自言家居延西第五辟,用田作为事。”
简牍3
“……善居里男子丘张,自言与家买客田居延都亭部……”
A.丝路贸易的兴衰 B.农耕经济的发展 C.土地兼并的猖獗 D.赋税征收的烦琐
3.中唐时期的官员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古文运动,他们提出“载道”“明道”的口号,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别重视作家的品德修养。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可见,这场古文运动()
A.推动了唐诗的繁荣 B.存在薄古非今弊病
C.意图复兴传统儒学 D.赋予文学教化功能
4.宋代《梦粱录》卷十六“面食店”条记载:“向者汴京开南食面店、川饭分茶,以备江南往来士夫,谓其不便北食故耳。南渡以来,几二百余年,则水土既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这反映出宋代()
A.各民族习俗差别缩小 B.官府引导百姓生活方式
C.南北区域文化的融合 D.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5.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会都、按议”,再申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据此可知,明初“三司”体制()
A.提高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 B.颠覆了传统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C.形成纵横交错的地方治理网络体系 D.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双重影响
6.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其教学内容以西方语言(如英语)科学和技术为主,设置了外语、数学、自然科学等课程。这说明洋务学堂()
A.革新了办学理念 B.旨在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C.瓦解了科举制度 D.消除了传统教育思想风气
7.如表所示为西医传入中国后的部分指标统计。表中信息可用来说明晚清时期()
1859年
西医师28人
1876年
教会医院6所,诊所24所
1897年
教会医院50所
1905年
西式医院发展到166座,诊所241所,医师301人
A.民众对西学的认识深化 B.医院成为列强投资重要场所
C.医学救国成为社会共识 D.西医在社会上影响不断扩大
8.1924年11月,孙中山指出:“中国革命的目的和俄国相同,俄国革命的目的也是和中国相同的。中国同俄国革命都是走同一条路。所以中国同俄国不只是亲善,照革命的关系,实在是一家。”这表明孙中山()
A.主张联合苏联开展民主革命 B.强调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C.决定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D.号召国人积极参加国民大革命
9.抗战后期,晋察冀边区政府筹建了酒精厂、纺织厂、化学厂等一批公营民用企业;成立了管控对外贸易的机构——裕民公司、贸易管理局,调剂商品运销;保护了个体手工业、私人工商业等私人经济。由此可见,此时的晋察冀边区()
A.注意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B.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
C.侧重发展公营民用企业 D.积极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该决定主要意在()
A.加快科技体制变革 B.集中领导科研事业
C.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D.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11.阿玛尔纳艺术是指埃及新王国时期十八王朝法老埃赫那吞推行宗教改革时的艺术。如图是典型的阿玛尔纳艺术作品《庭园中的埃赫那吞夫妇》(壁画)。据此可知,该作品反映出阿玛尔纳艺术具有的显著特征是()
A.推崇神权至上 B.凸显法老庄严形象
C.反对宗教迷信 D.注重现世生活情趣
12.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是商业与手工业的中心,城市中的居民,即市民,包括各种各样的人,有手工业者、帮工、学徒、商人、小贩等。城市居民为实现自由贸易的目的,逐渐走向联合,建立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