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制剂分析--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制剂分析 Analysis of drugs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1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 (1)原料药:药物理化性质
(2)制剂:药物理化性质,
预处理:过滤,萃取,色谱分离
附加成分干扰
选择专属性更强方法
药物含量差异大:0.Xmg~XXXmg/片,含量低选更灵敏方法;含量测定结果表示方法不同;(1)分析项目
原料:按药典检验;
制剂:制剂项下要求
鉴别:附加剂不干扰,用与原料药相同的方法
杂质:制剂制备和贮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检查
剂型:制剂通则
含量:据药物性质,含量多少及辅料是否干扰测定
(2)分析方法;附加剂、成分间干扰;§2 片剂的检查分析;重量差异;固体制剂在规定的检查方法和液体介质中,崩解溶散到小于2.0mm粉粒所需的时间。
片剂、胶囊剂、滴丸、薄膜衣片、糖衣片、肠溶衣片等。
升降式崩解仪
能升降的金属支架与下端镶有筛网的吊篮;
浸入1000mL烧杯(37℃水)中;
往返频率30~32次。;;;取6片,分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
结果判定
普通片:水中15min;
糖衣片:水中30min;
薄膜衣:盐酸液(9→1000)中30min;
肠溶衣:盐酸液(9→1000)中2h不得有裂缝崩解,
磷酸盐缓冲液(pH6.8)1h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崩解,另取6片复试,应符合规定。;药物在规定溶剂中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检查对象:难溶性药物。
检查溶出度制剂, 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操作法
6片;500~1000 mL溶剂;37℃;转速50~200r/min;
规定的方法,规定的时间点取样,0.8μm微孔滤膜过滤,测定每片溶出量。;检查方法;;;;每片溶出量, 均不低于标示含量70% (Q);
1片低于Q, 但不低于Q-10% 且6片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合格;
1片低于Q-10% , 另取6片复试。初复试12片中2片低于Q-10% , 且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合格。;小剂量口服固体制剂、粉雾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中每片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
检查对象
片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标示量<10mg/片或主药含量<5%片重;
其它制剂, 标示量<2mg/片或主药含量<2%片重;
复方制剂符合上述条件的组分。; 取10片, 测定每片以标示量为100??相对含量X
求均值
标准差S
A= ;结果判断;【注射液的装量】
【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装量差异】
【澄明度】
【无菌】
【热原】或【细菌内毒素】
【不溶性微粒】 ;注射液装量;澄明度:检查是否有不溶性微粒。
装有日光灯伞棚式装置,背景用不反光黑色绒布。
自检(生产工厂逐支检查)和抽检(药检部门检查)
无菌:检查注射剂及其他要求无菌品种是否无菌。
直接接种法:适用于非抗菌作用的供试品
薄膜过滤法:供试品有抗菌作用。;热原或细菌内毒素
热原检查:家兔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发生凝聚反应。
不溶性微粒检查:静脉滴注用注射液装量100mL以上(澄明度检查: > 50μm微粒)
显微计数法:> 10μm微粒≮20粒;
> 25μm微粒≮2粒/mL
光阻法:;§4 含量测定结果计算;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