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_珍惜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案例.docx
《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赤峰敖汉旗新惠第六小学陈国明
一、活动主题的确立。
(一)主题活动背景
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
资源不断地匮乏。
我国是世界上缺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1/
4,全世界排名第110位。目前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农业减产。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使命感,我们三年级的全体同学开展了一次“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参观、访问、调查、讨论的过程中不但知道了生活中水的污染、水浪费是多么严重,水资源是多么的匮乏,而
且也明白了珍惜身边的每一滴水的重要性。
(二)主题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水在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了
解地球上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2)整理收集到的相关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节水方法,了解人类已经开始重视“水资源”所出现的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污染、匮
乏的情况。
2、能力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
生语言表达、运用信息、资料统计等能力。
(2)通过的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同学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2)教育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宣传节约用水,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研究设计节水方案,激发学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兴
趣,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三)活动方案设计
第一阶段:开题准备活动
“开题活动课”和“方案设计课”开题活动课:通过看、听、议,
了解地球上水资源情况。认识到水污染和水浪费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危
害,增强节水意识。选择适合个人的研究问题,建立课题小组。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增强节约用水的自
觉性。
方案设计:首先让学生认识活动方案表。再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制定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通过制定活动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
想象能力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
1、指导课:通过场景模拟,教学生学会在实践活动中应怎
样去调查,在调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问题的反馈课:让学生分组汇报前段活动成果;互动交流各组活动成果与情感体验;总结反思,规划下阶段活
动计划。
3、课外实践:各小组进行校外考察实践:搜集有关污水的来源,污水处理的办法,调查自己家中、学校、公共场所浪费水的现象,了解浪费的原因并对浪费情况进行调
查分析。
第三阶段:交流、评价活动
评价课: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
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活动
成果展示课:利用各种形式展示各阶段的活动结果并交流。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录像、绘画等形式,归纳整理资料,体验成功的喜悦,
明确还需改进问题。
二、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开题准备活动
一、准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教师出猜字谜,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水)
2、谈谈水的作用:
(二)了解资源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图片(缺水地区图)
1、学生观看图片
2、学生谈感受
(三)展开讨论引出课题
(四)确立课题小组
附:开题课课件图片
缺水干枯的土地
垃圾到处都是
二、方案设计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制定活动方案
排入河流的废水废气废渣
水资源的浪费
明确各组活动课题,小组讨论制定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完善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
(一)根据方案各小组分别进行实践活动
(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
(三)实践过程的指导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讨论延伸)
(1)第一小组实践过程:
小组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喜欢收集的内容,然后再分工调查家里、学校、其它公共场合浪费水的现象。再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
书刊杂志等方式收集资料,然后通过手抄报等形式丰富实践成果。
(2)第二小组实践过程:
小组成员设计出研究方案,通过采访了解,查看书籍,上网查找
更多信息资料,对比资料,撰写报告,写心得体会。
(3)第三小组实践过程:
小组成员分成两个小队,一队上网收集水与人、工农业的关系,一队收集水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各自利用上网,采访等渠道收集资料,
再通过辩论会小品等形式来展示成果。
收集资料:
(4)第四小组实践过程:
小组成员分工绘画节水宣传画,拍摄节水照片,通过采访、上网等形式收集关于节水的方法,最后通过心得、手抄报、小品等形式展
示成果。
(5)第五小组实践过程:
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课本、上网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