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卷语文试题.docx

发布:2025-03-29约1.8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卷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氛围(fēn)B.模范(mó)C.气氛(fēn)D.模样(m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按捺不住B.脉搏C.沦落D.狼籍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他这次考试名落孙山,心情很沮丧。

B.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C.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近年来每况愈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他学习很努力,成绩提高很快。

B.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读起来津津有味。

C.通过这次活动,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D.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建设祖国。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你今天怎么迟到了?”老师问。

B.他喜欢阅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

C.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D.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A.氛围(fēn)B.模范(mó)C.气氛(fēn)D.模样(mú)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狼狈为奸”这个成语中,“狼”和“狈”都是指坏人。()

2.“七月流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天气炎热。()

3.“不刊之论”这个成语是指文章写得很差,不能刊登。()

4.“文过饰非”这个成语是指掩饰自己的过错。()

5.“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是指事情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可以挽回损失。()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__。

2.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的是_________的景象。

3.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灯火阑珊处”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4.《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_________。

5.《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最终取回的经书是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简述《离骚》的主题思想。

2.请简述杜甫的诗歌风格。

3.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4.请简述苏轼的词作特点。

5.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根据《诗经》中的一首诗,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鉴赏文章。

2.请根据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赏析文章。

3.请根据宋代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赏析文章。

4.请根据《红楼梦》中一个人物,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人物评析。

5.请根据《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情节,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情节分析。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分析《离骚》中屈原的形象。

2.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根据《诗经》中的一首诗,创作一首现代诗。

2.请根据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创作一首现代诗。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设计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宣传海报。

2.请设计一个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布局。

3.请设计一个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科技节活动方案。

4.请设计一个以“关爱弱势群体”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方案。

5.请设计一个以“倡导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方案。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请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3.请解释“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4.请解释“文化自信”的概念。

5.请解释“创新创业”的概念。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请思考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3.请思考如何通过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4.请思考如何通过社会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5.请思考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

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请谈谈你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认识。

2.请谈谈你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4.请谈谈你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意义。

5.请谈谈你对“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