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民族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参考课件2.ppt

发布:2024-08-23约4.16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图为孙中山先生遗容。1925年在北京各界群众集会哀悼孙中山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各国使节、各界群众前往送殡,队伍长达3公里。思考探究: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是什么精神在支撑他,使他“愈挫愈勇”?体现了他的那些精神品质?孙中山精神

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③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④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胡锦涛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这是美好的前景,更是重大的责任.光明在前,任重道远.我们不能懈怠,我们仍需努力.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勇敢担当历史赋予的责任,共同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

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标要求:概述孙中山为中国的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早年学习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弃医从事政治斗争。终身为反对专制及捍卫民主共和而奔走呼号。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一、弃医从政,图谋救国2、从“医人”到“医国”: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3、《上李鸿章书》后:由改良到革命的嬗变夫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四者既得,然后修我政理,宏我规模,治我军实,保我藩邦,欧洲其能匹哉!1、简介:1866年出生与广东香山翠亨村,曾入私塾;后在檀香山、香港、广州等地上学;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二、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兴中会时间地点:1894檀香山宗旨:振兴中华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评价:标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的道路活动:1895在香港成立总机关,策划广州起义,后失败流氓海外。2、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革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党(2)时间地点:1905年8月日本东京(3)会议内容:孙中山被推荐为同盟会总理(4)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前提)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核心内容)民生主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补充和发展)资产阶级土地纲领,没有完全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资产阶级民权,不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2、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革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党(2)时间地点:1905年8月日本东京(3)会议内容:孙中山被推荐为同盟会总理(4)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5)评价: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准备工作:(1)组织与保皇派论战(2)组织武装起义虽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多省响应,清政

府土崩瓦解3、孙中山于12月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1年10月10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纪念碑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2、12宣统皇帝溥仪退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