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0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ppt

发布:2025-03-12约1.59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0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从“医人”到“医国”

〔孙中山的第一次伟大转变〕;1886年,孙中山入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校学医,以后曾有一段时间从医。;1889年,孙中山写了《致郑藻如书》,试图通过在香山县试行乡村改革,进而推向全国,到达民富国强的目的。1894年6月,孙中山又写了《上李鸿章书》,想依靠清政府自上而下推行改革,开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图为1894年10月和11月《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致郑藻如书》是孙中山改进思想的初现。他提出了改造乡村的三点意见:一是鼓励农民,开展农桑;二是立会设局,劝戒吸食鸦片;三是办学校、兴教育。;1894年11月,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孙中山的第二次伟大转变改进——革命〕;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第三次伟大转变〕

;1905年8月20日,全国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民族主义〔前提〕——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核心〕——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补充和开展〕——社会革命;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怎样评价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

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2、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两者紧密联系。;三、建立民国;1911年孙中山与美洲同志合影;武昌起义革命军军旗;1911年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图为十七省代表会议的会议代表合影。;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沿途受到广阔群众的热烈欢呼。晚上,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月3日,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四、愈挫愈勇

〔为革命不懈奋斗〕;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按照南北议和的条件,孙中山于13日辞职。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其专制,孙中山在辞职咨文中提出了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临时约法》条件,要袁遵守。;1913年3月22日,孙中山得知宋教仁被刺消息,既致电国民党本部及上海交通部要求追究,次日启程返国。这是上海《民立报》发表的孙中山电文。;??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就任非常大总统,发起第二次护法运动。;五、《建国方略》;孙文学说;孙中山手书“知难行易”;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的第四次伟大转变〕;1924年1月20日至1月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主持黄埔军校开学典礼。;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弥留之际仍口呼“和平”、“奋斗”、“救中国”。图为孙中山的遗容。;孙中山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评价孙中山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1〕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终身。

〔2〕推翻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公布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3〕顺应历史潮流,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三大政策,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的开展。

〔4〕《建国方略》表达的政治思想和建国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