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协、外委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docx

发布:2025-03-29约1.4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协、外委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外协、外委项目的质量控制,确保外协、外委项目成果符合公司要求及相关标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外协、外委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

三、职责分工

1.项目需求部门:提出项目需求,参与供应商选择,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对项目成果进行初步验收。

2.质量控制部门: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和标准,对外协、外委项目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组织项目质量验收。

3.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参与项目技术方案评审,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四、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供应商筛选:项目需求部门根据项目需求,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潜在供应商信息,建立供应商候选名单。

2.供应商评估:由质量控制部门牵头,组织项目需求部门、技术部门等相关人员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供应商资质、生产能力、质量保证体系、过往业绩、价格等方面。

3.供应商确定:根据评估结果,选择综合评分最高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并签订外协、外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质量要求、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

五、项目质量控制计划

1.质量控制部门在项目启动后,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计划应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要点、检验方法、检验频率、质量记录要求等内容。

2.质量控制计划需经项目需求部门、技术部门等相关部门审核,报公司管理层批准后实施。

六、项目实施过程质量监控

1.文件审查:要求供应商提供项目相关的技术文件、质量计划、工艺文件等,由技术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进行审查,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2.现场检查:质量控制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供应商的生产现场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原材料使用情况、生产工艺执行情况、质量检验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要求供应商整改,并跟踪整改结果。

3.检验与测试:按照质量控制计划,对供应商提供的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和测试。检验和测试工作可由公司内部质量控制人员进行,也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

4.沟通与协调:项目需求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保持与供应商的密切沟通,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质量状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七、项目验收

1.项目完成后,供应商应向公司提交项目成果及相关验收资料。

2.质量控制部门组织项目需求部门、技术部门等相关人员依据合同约定的验收标准和质量控制计划进行验收。验收方式包括文件审查、现场检查、性能测试等。

3.验收合格,出具验收报告,办理项目结算手续;验收不合格,要求供应商限期整改,整改后重新组织验收。如供应商多次整改仍不合格,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其违约责任。

八、质量问题处理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或验收后发现质量问题,质量控制部门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确定问题原因和责任方。

2.针对质量问题,要求责任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质量控制部门跟踪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验证整改效果。

3.因质量问题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照合同约定向责任方索赔。

九、记录管理

1.质量控制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和保存外协、外委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各类记录,包括供应商评估记录、质量控制计划、检验报告、验收报告、质量问题处理记录等。

2.记录保存期限按照公司档案管理相关规定执行,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十、附则

1.本办法由质量控制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