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制作演示文稿 第8课 完善演示文稿 二、 自定义动画顺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第二单元制作演示文稿第8课完善演示文稿二、自定义动画顺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第二单元制作演示文稿》为背景,结合《第8课完善演示文稿》的内容,重点讲解自定义动画顺序。设计思路为:首先,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其次,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自定义动画顺序的方法;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2.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协作完成演示文稿制作。
4.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设计美观、实用的演示文稿。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自定义动画顺序的设置与应用。
难点:动画效果与演示文稿内容的协调性。
解决办法:
1.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动画顺序的设置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动画效果与内容的关系,培养审美和协调能力。
3.设定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动画效果与内容协调的方法。
4.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动画设置中的具体问题。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演示文稿模板、动画效果示例图片、操作步骤视频等。
3.实验器材:电脑设备,确保每台电脑都安装了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4.教室布置:布置分组讨论区,设置实验操作台,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1.**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展示一组优秀的演示文稿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如何调整演示文稿中的动画顺序,以及这样做的重要性。
-引导思考:讨论动画顺序对演示文稿效果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讲授新课(20分钟)**
-自定义动画顺序的概念:讲解自定义动画顺序的定义,强调其在演示文稿中的重要作用。
-动画顺序设置方法:演示如何通过软件设置动画顺序,包括动画效果的添加、顺序调整、时长设置等。
-动画效果与内容协调:分析动画效果与演示文稿内容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动画效果。
3.**巩固练习(15分钟)**
-练习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置演示文稿中的动画顺序,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动画顺序设置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分享成果: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的演示文稿,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4.**课堂提问(5分钟)**
-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动画顺序设置的问题,如“如何让动画效果更加流畅?”“如何避免动画过多影响演示效果?”等。
-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教师提问: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提问,如“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等。
-学生回答: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和解决方法,促进相互学习。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
6.**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动画顺序设置中尝试不同的创意,如结合音乐、故事情节等。
-合作学习:强调团队协作在演示文稿制作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演示文稿的美观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7.**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画顺序设置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包含自定义动画顺序的演示文稿,并提交给教师。
**备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知识点梳理
1.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演示文稿是一种用于展示信息、数据和观点的电子文档,常用于教学、演讲、报告等场合。
2.演示文稿的组成:包括标题页、目录页、内容页、结束页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格式要求。
3.演示文稿的制作工具:常见的演示文稿制作工具有MicrosoftPowerPoint、GoogleSlides、WPS演示等。
4.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新建演示文稿:了解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演示文稿,包括选择模板、设置幻灯片版式等。
-添加和删除幻灯片:掌握如何在演示文稿中添加新的幻灯片,以及如何删除不再需要的幻灯片。
-文本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