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单元预习课教案 (3).docx
PAGE2/NUMPAGES2
第1课时单元预习课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
(节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单元学习任务,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2.理解并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默读本单元课文,了解课文作者与故事大意。
二、教学过程
(一)走进单元知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目录,了解本单元的课文及内容。
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师小结并归纳本单元的主题:走近外国文学名著。
2.阅读本单元首页,继续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特别强调: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会运用。
3.简介作品梗概。
作品梗概指作品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原则等。在概括时,不能斩头去尾,不能遗漏重要情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都要交代清楚。语言要简洁,尽量长话短说。
4.默读《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梗概。结合刚刚学到的有关“作品梗概”的知识,说说自己对作品梗概的理解。
(二)走近课文知作者
1.打开教材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分别说说课文的作者,以及对作者的了解。
学生交流。
2.教师简介。
丹尼尔·笛福:18世纪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英国报纸之父和“现代新闻业之父”等。
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女作家。1909年“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三)走进课文知字词
1.默读三篇课文,关注难理解的字词,感受外国文学作品中人名、地名、语言表达等与中国文学作品的异同。
说说课文或名著中的人物、地名:鲁滨逊、野人星期五、尼尔斯·豪尔耶松、库拉山、波罗的海、斯密格虎克、汤姆·索亚、萨契尔太太、加第夫山、印江·乔埃……
与中国的人名、地名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同学们交流交流。
2.师生自由互动,随时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初步交流阅读收获。
3.读读生字,并适时指导书写:剔、覆、籍。
(四)走近目标知大意
1.再次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与节选的课文,简要说说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鲁滨逊流落在荒岛后,历尽种种困难,修建住所,并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好了边生存边想办法逃离孤岛的准备。
2.师生交流。
提醒:主要内容与梗概之间的异同。
3.练习概括《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主要内容。
教师适当补充。
三、板书设计
海那边的故事
《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简述内容比较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