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钢铁长城+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docx
课题:钢铁长城
主备教师:备课教师:
备课内容范围:八年级下册历史学科第5单元(章)第15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作战企图;当前我军的重大改革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历史,培养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2、教学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多媒体播放《建军90周年大阅兵》视频。
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大家都很震撼吧!古代长城是国防的象征,而今,人民解放军又担负起了保卫国家的重任,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他们的发展史吧。(出示课题——第15课钢铁长城,并出示教学教学目标)
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
(要求:1、在阅读的同时在书上将重点知识作标注。2、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在小组内寻求帮助。3、完成后在组内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记忆。4、准备老师检查。)
多媒体展示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陆军的发展状况?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建立了哪几支海军?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军有了什么新的发展?
3、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什么?何时交接入列?
4、人民空军建立初期经历了什么考验?人民空军的武器装备发展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5、导弹部队建立的时间,任务,发展历程及意义是什么?
6、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加强国防建设需要进行了什么调整?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什么突破?
小组研讨
学生完成后,小组互相检查,教师进行自主检测并进行小组评价。
质疑点拨
(一)晚清悲歌有国无防
(过渡)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直到1949年9月新中国建立之前,一百多年间,沦落为-个有国无防的国家。祖国的大好河山屡遭列强宰割。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不仅渴望光复和振兴中华,更渴望有-个坚强的国防,免遭外国的欺辱。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全国各族人民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但是,那时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将侵略矛头直指我国。
问题:同学们,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摆脱以美国为首帝国主义的侵略?
(二)白手起家初露锋芒
情景再现(角色扮演——我是人民好战士),感知历史。
1、陆军
问题(1):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哪一兵种?
问题(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何时建军的?(1927年8月1日)
归纳总结:新中国成立后,陆军的新发展。
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多媒体展示陆军新兵种图片:中国装甲兵、中国防化兵、中国炮兵、中国通信兵。
(过渡)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陆地大国,保持强大的陆军是国防建设的需要。但同时我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保卫国家我们必须还要建设强大的海军。同时,自近代以来,列强侵略中国多从海上来,所以海军建设尤为重要。那么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呢?
2、海军
多媒体展示人民海军的发展(数字故事)
问题(1):说一说我国海军装备的变化特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2):你认为我国海军的逐渐强大有哪些重大作用?
合作探究: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建设上也有重大突破。
3、空军
史料展示:“1956年国庆阅兵过程中,当飞机经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检阅时,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问题:毛泽东这句话说明我国的空军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