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线段与角度的有关计算及分类(解析版) (1).docx
线段与角度的有关计算及分类
题型01与线段的中点有关的计算
【典例分析】
【例1-1】(22-23七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如图,是线段上一点,是中点,是中点,若,,则(???)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线段中点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线段和差关系及中点意义;
根据是线段的中点得到,根据是线段的中点得到,结合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是线段的中点,
∴,
是线段的中点,
,
,
故选:B.
【例1-2】(23-24七年级上·山东聊城·期末)如图,点C是线段上的一点,M、N分别是、的中点,且,则线段.
【答案】/48厘米
【分析】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性质,先根据M、N分别是、的中点进而求解即可.
【详解】∵M、N分别是、的中点,
∴,
∵,
∴,
故答案为:.
【例1-3】(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如图,B,C两点把线段分成三部分,P是的中点,已知,求线段的长.
【答案】2.5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
可设,,,再根据求出k的值,故可得出线段的长度,再根据P是的中点可求出的长,由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如图,,
可设,,,
∵,即
∴,
∴,
∵P为的中点,
∴,
.
【变式演练】
【变式1-1】(23-24七年级上·云南曲靖·期末)如图,,为AB的中点,点在线段上,且,则DB的长度为()
A. B. C. D.10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线段的中点,由线段的中点可得,进而由可得,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掌握线段的中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为AB的中点,
∴,
∵,
∴,
∴,
∴,
故选:.
【变式1-2】(23-24七年级上·北京·期末)已知是直线上的点,线段,,是线段的中点,则线段的长为.
【答案】5或11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线段中点有关的线段计算,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分两种情况:(1)当点在线段上时,当点在线段的反向延长线上时,分别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利用线段和差求解即可.
【详解】解:(1)当点在线段上时,
,
又,,
点是线段的中点,
;
(2)当点在线段的反向延长线上时,
,
又,,
点是线段的中点,
.
综上,的长为5或11.
故答案为:5或11.
【变式1-3】(23-24七年级上·湖北恩施·单元测试)如图,已知线段,为的中点,点在上,点为的中点,且,求的长.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根据为的中点,且可直接得出的长,再根据与的长可直接得出结论.
【详解】解:是的中点,
;
为的中点,且,
;
,,
题型02与线段等分点有关的计算
【典例分析】
【例2-1】(23-24七年级上·河北邯郸·期末)如图,点是线段AB的中点,点是线段的三等分点,若线段AB的长为,则线段的长度是(???)
A.10 B.9 C.7或9 D.8或10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线段的中点、三等分点及线段的和;如图,点为线段的三等分点有,两种情况,分别求解,长度即可.
【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可知,,
故选:D.
【例2-2】(23-24七年级上·四川绵阳·阶段练习)已知M为线段的三等分点,且,则线段的长为.
【答案】9或/或9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三等分点,线段之间的倍数关系.画出图形分类讨论时解题的关键.
分两种情况:①点靠近点;②点靠近点.画出图形分别计算即可.
【详解】解:如图1所示:
点是的三等分点,
.
如图2所示:
点是的三等分点,
.
的长度为9或,
故答案为:9或.
【例2-3】(23-24七年级上·甘肃天水·期末)如图,已知线段,M、N为线段的三等分点.
(1)写出图中所有线段;
(2)求这些线段长度的和.
【答案】(1)线段,线段,线段,线段,线段,线段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定义、线段的三等分点等知识点,根据三等分点确定各线段的长度成为解题的关键.
(1)根据线段的定义确定各线段即可;
(2)根据线段的三等分点可得,,,然后求出各线段的和即可.
【详解】(1)解:图中的线段有:线段,线段,线段,线段,线段,线段.
(2)解:∵线段,M、N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
∴,,,
∴这些线段长度的和是
【变式演练】
【变式2-1】(23-24七年级上·河北沧州·期末)已知点是线段的中点,点是线段的三等分点,若,则的长为(????)
A.3 B.9 C.3或6 D.6或9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和与差,掌握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根据点D为靠近点A或点B的三等分点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