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docx
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教学内容
本章节内容为“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2教材。主要包括孟德尔关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及推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适用范围;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实验。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内涵,掌握其应用方法,并学会运用遗传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科学知识和思维品质。学生通过参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推理和模型构建等科学方法,提升对遗传规律的认知。同时,通过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原理,学生能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包括实验设计、结果记录和分析。
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即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离,独立遗传。
③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如孟德尔二因素杂交实验的规律性。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微观机制,包括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独立分配。
②将基因分离定律的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预测遗传结果和设计遗传实验。
③培养学生运用遗传学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如分析杂交种的形成和进化。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生物实验室、显微镜、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豌豆种子、放大镜等)。
-课程平台:学校生物教学平台,用于展示教学视频和在线学习资源。
-信息化资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动画或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豌豆种子)、PPT演示、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展示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来源和遗传规律。
-提出问题:提出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基本问题,如“生物的哪些特征是由遗传决定的?”
-引导思考:鼓励学生分享对遗传的认识,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兴趣。
**讲授新课(15分钟)**
-实验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以及实验的基本步骤。
-实验过程分析:展示孟德尔实验的详细步骤,包括亲本选择、杂交、子代观察等。
-结果展示:展示孟德尔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基因分离的规律。
-基因分离定律:讲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包括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独立分配。
-适用范围:讨论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如孟德尔二因素杂交实验的规律性。
**巩固练习(10分钟)**
-练习题:提供一些与基因分离定律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分享解题思路和结果。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并强调重点。
**课堂提问(5分钟)**
-提问环节:针对新课内容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孟德尔选择豌豆进行实验?”
-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回答问题,鼓励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化重点知识。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孟德尔,模拟实验过程,加深对实验步骤的理解。
-实验模拟:使用电脑或实物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基因分离的过程。
-问题解决:提出实际问题,如“如何预测一个杂合子的后代比例?”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分享解决方案。
**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遗传与进化:讨论基因分离定律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知识的应用。
-科学思维: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责任:讨论基因分离定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遗传改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基因分离定律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阅读教材、完成课后习题等。
-反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基本过程、结果和结论,特别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适用范围。他们能够识别等位基因、纯合子和杂合子等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遗传现象。
2.实验技能:通过参与模拟实验和讨论,学生能够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他们能够理解实验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