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docx
7.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7.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7.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本节课主要学习以下内容:首先,回顾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其次,学习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掌握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材选自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学习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运算顺序,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同时,提升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运算顺序,灵活处理不同运算类型的混合运算。
解决办法:
1.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强化对运算顺序的记忆。
2.设计层次分明、逐步深入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掌握运算技巧。
3.采用“先算后说”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4.对于运算顺序理解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通过个别讲解和示范,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演示运算过程,直观展示运算顺序,降低学习难度。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运算顺序的动画演示。
3.教学工具:准备计算器、白板或黑板,以便进行现场演示和练习。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黑板或白板上预留空间,用于展示关键步骤和公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如“小明去超市购物,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5元;又买了2个香蕉,每个香蕉3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小明总共花费的金额。
3.引导学生回顾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为三步混合运算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回顾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强调运算的先后次序。
2.引入三步混合运算的概念,解释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3.通过实例讲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如先乘除后加减。
4.展示计算过程,强调每一步的运算顺序,并解释原因。
5.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示范计算,巩固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小组讨论:每组讨论解题过程,互相检查答案,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思路,全班共同讨论,纠正错误。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如何判断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学生回答:根据乘除优先于加减的原则,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
3.教师总结:运算顺序是解决混合运算问题的关键。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果遇到含有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应该如何处理?
2.学生回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教师引导:举例说明,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4.学生展示计算过程,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六、创新教学(5分钟)
1.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类型的混合运算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2.设计游戏环节,如“运算接力”,提高学生参与度,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总结运算顺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总计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运算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后,能够熟练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提高了数学运算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增强:通过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计算速度加快: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学生的计算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混合运算。
4.学习策略优化:学生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混合运算能够灵活运用,优化了学习策略。
5.应用意识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购物计算、工程预算等,提高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在小组讨论和合作练习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