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测试题(带答案).docx
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测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á)慰藉(jí)栈桥(zhàn)恪尽职守(kè)
B.抽噎(yē)拮据(jū)襁褓(qiǎng)强聒不舍(guō)
C.陨落(yǔn)喑哑(yīn)伫立(chù)廓然无累(lěi)
D.静谧(mì)嗤笑(chī)恣睢(suī)气吞斗牛(dòu)
答案:B
解析:A项“慰藉”的“藉”应读“jiè”;C项“伫立”的“伫”应读“zhù”;D项“气吞斗牛”的“斗”应读“dǒ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狼籍绯闻妇孺皆知一拍即合
B.懊悔屏嶂鞠躬尽瘁参差不齐
C.撺掇懊悔杂乱无章参差不齐
D.屏嶂撺掇鞠躬尽瘁一拍即合
答案:C
解析:A项“狼籍”应为“狼藉”;B项“屏嶂”应为“屏障”;D项“屏嶂”错误,应为“屏障”。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______的组成部分。
(2)当我们面临人生的选择时,决不能______,要慎重考虑,做出正确的判断。
(3)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是一篇______的佳作。
A.置疑犹豫不决不可多得
B.质疑举棋不定凤毛麟角
C.置疑举棋不定不可多得
D.质疑犹豫不决凤毛麟角
答案:A
解析:“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句,“质疑”是提出疑问,(1)句用“置疑”;“犹豫不决”和“举棋不定”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但“犹豫不决”更强调人的内心状态,“举棋不定”侧重于行动上的迟疑,(2)句用“犹豫不决”;“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3)句用“不可多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C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
6.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A.反复比喻、排比拟人
B.排比比喻、排比比喻
C.反复比喻、夸张拟人
D.排比比喻、夸张比喻
答案:A
解析:(1)“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3)“害了羞”把薄雪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7.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B.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C.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D.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答案:B
解析:正确的划分应为“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8.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B.“河”一般专指黄河,“关”一般专指函谷关,“江”一般专指长江。
C.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以上表述都正确。
答案:D
解析:A、B、C三项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均正确。
9.下列词语中,与“卧薪尝胆”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守株待兔
B.精卫填海
C.夸父逐日
D.女娲补天
答案:A
解析:“卧薪尝胆”是并列结构的词语,“守株待兔”也是并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