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三化学.docx
第
第PAGE1页
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90分钟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Na:23Si:28C:12Fe:56N:14S:32
一:单项选择共18题(每题3分,共54分)
1.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说错误的是()
A.《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该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
C.《新修本草》中“(青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青矾主要成分是FeSO4·7H2O
D.《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N2的结构式:N≡N B.Na+的结构示意图:
C.溴乙烷的分子模型: D.CO2的电子式: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暖宝宝主要含有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其原理主要是利用铁粉与水反应放热
B.飞机播撒碘化银可以实现人工降雨
C.港珠澳大桥吊装缆绳全称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属于混合物
D.清晨,漫步于公园,枝叶间透过一道道光线,这是由于空气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
10-9~10-7m之间
4.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5.从酸性蚀刻废液(含Fe3+、Cu2+、Fe2+、H+及Cl-)中回收Cu并制取FeCl3·6H2O,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从废液中还原出CuB.用装置乙进行固液分离
C.用装置丙将Fe2+氧化为Fe3+D.用装置丁将丙中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制取FeCl3·6H2O
6.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B.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C.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
D.不同品牌墨水在同一钢笔中混用,钢笔会堵塞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HCl3的原子总数为0.1NA
B.4.2g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NA
C.1mol-OH中电子数为10NA
D.常温常压下,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8.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为(????)
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H2SO4???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
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
B.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C.稀硫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
D.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
11.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化学反应:①SO2+2Fe3++2H2O=SO42-+2Fe2++4H+;②Cr2O72-+6Fe2++14H+=2Cr3++6Fe3+
A.氧化性:Cr2O
B.标准状况下,若有6.72LSO2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molK2Cr2O7
C.反应②中,每有1mol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6mol
D.由上述反应原理推断,K2Cr2O7可以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饱和氯水中:Cl-、NO3-、Na+、CO32-
B.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C6H5O-、K+、SO42-、Br-
C.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