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7T 3144-2018 古树健康评价技术规范 油松.docx

发布:2025-03-29约3.9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

B1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144—2018

古树健康评价技术规范油松

AncienttreesvigorevaluationtechnicalregulationsPinustabulaeformisCarr.

2018-02-13发布2018-03-13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314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山东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宪鹏、王华田、申卫星、王巧、孟岩、曹桂萍。

II

DB37/T3144—2018

引言

为了加强山东省古树管理工作,提高古树保护与复壮水平,提供古树保护和复壮技术措施的依据,以实现古树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特制定本标准。

1

DB37/T3144—2018

古树健康评价技术规范油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古树健康评价的指标及其测定方法,提出了油松

古树健康评价方法和保护复壮建议。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油松古树的健康评价,其他地区或其它松属树种的健康评价可参考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2494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古树Ancienttrees

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3.2

主枝Mainbranch

直接从主干上分生出来的粗大枝条。

3.3

大枝Limb

自主枝上分生出来的粗大枝条。

3.4

小枝Branchlet

大枝上着生的细枝。

3.5

树冠Crown

树干主枝分枝以上的部分。

3.6

2

DB37/T3144—2018

新梢生长量Growthlengthofthenewtwigs

当年抽生枝条的生长量。

4油松健康评价指标的测定方法及分级

4.1树冠饱满程度

4.1.1观测方法

应用皮尺测定树冠东西和南北方向的最大冠幅,并以健壮油松为参比,估测其树冠饱满程度。

4.1.2等级划分

根据观测结果,将树冠饱满程度划分为7级:I级——树冠饱满,枝繁叶茂,针叶稠密,完全没有残缺;Ⅱ级——略有残缺,但较I缺损不超过15%,针叶多,浓郁成荫;Ⅲ级——树冠缺损明显,较I残缺超过30%,树冠稀疏,枝叶较多;IV级——树冠残缺超过50%,枝叶稀疏;V级——树冠残缺超过70%,残存少量枝叶;VI级——树冠残存活枝叶10%以下,针叶稀疏;VI级——全树仅残存个别活枝和极少针叶。

4.2树干损伤程度

4.2.1观测方法

观测树干损伤程度,实测空洞数量及腐朽树洞直径。

4.2.2划分等级

根据观测结果,将树干损伤程度划分为5级:I级——未见损伤;Ⅱ级——有小面积损伤,但不影响正常功能;Ⅲ级——有明显创伤和病腐,但树势未见严重衰弱;IV级——树干劈裂或形成腐朽树洞;V级——树干严重破损,腐朽树洞数量多,心腐部分超过树干80%。

4.3萌芽率和抽枝率

4.3.1观测方法

在油松古树的树冠中上部外围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选择1个标准枝,调查1-5年生枝所有分枝的顶芽数量,查数萌芽数,计算萌芽率(萌芽数与顶芽数的百分比);查数萌动芽的抽枝数量,计算抽枝率(萌芽抽枝数与萌芽数的百分比)。

4.3.2等级划分

根据观测结果,将油松古树的萌芽率和抽枝率划分为7级:I级——萌芽率和抽枝率≥80%;Ⅱ级——萌芽率和抽枝率≥60%80%;Ⅲ级——萌芽率和抽枝率≥40%60%;IV级——萌芽率和抽枝率≥20%40%;V级——萌芽率和抽枝率≥10%20%;VI级——萌芽率和抽枝率≥50%10%;II级——仅个别顶芽萌动抽枝。

4.4枝梢生长量

4.4.1测定方法

实测4.5中4个标准枝当年抽生新梢连续5年生长量,计算枝梢年平均生长量。同时就近选择成龄

3

DB37/T3144—2018

健壮油松大树,实测其树冠中上部外围东、西、南、北四个方位4个标准枝的连续5年生长量并计算年平均生长量。

4.4.2等级划分

根据观测结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