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123-2018 梧桐花黄酮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评价技术规范.docx
ICS67.050X0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123—2018
梧桐花黄酮的提取
及其生物活性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GuidelineofPhoenixTreeFlowerFlavonoidExtractionandItsBiologicalActivityEvaluation
2018-02-02发布2018-03-02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312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瑞良、胡莉萍、魏凯、孙振红、黄河、郝智慧、闫振贵、王菲。
1
DB37/T3123—2018
梧桐花黄酮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梧桐花黄酮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试剂或材料、仪器设备、梧桐花黄酮的提取、黄酮含量的测定、生物活性评价等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梧桐花作为动物用免疫佐剂和免疫增强剂的相关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4863—2010畜禽细胞体外培养与冷冻保存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抑菌圈bacterialinhibitionring
是利用待测药物在琼脂平板中扩散使其周围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而形成透明圈,即抑菌圈。根据抑菌圈大小判定待测药物抑菌效价。
3.2
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
在特定环境下孵育24h,可抑制某种微生物出现明显增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最小抑菌浓度,用于定量测定体外抗菌活性。
3.3
细菌毒力bacterialvirulence
表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是菌体对宿主体表的吸附,向体内侵入,在体内定居、生长和繁殖,向周围组织的扩展蔓延,对宿主防御功能的抵抗,以及产生损害宿主的毒素等一系列能力的总和。
3.4
组织细胞半数感染剂量50%tissuecultureinfectivedose,TCID?o
又称50%组织细胞感染量,即指能在半数细胞培养板或试管内引起细胞病变(cytopathiceffect,
CPE)的病毒量。
2
DB37/T3123—2018
4试剂或材料
4.19日龄SPF鸡胚。
4.2DMEM细胞培养液。
4.3胰蛋白酶。
4.4胎牛血清。
4.5芦丁标准品。
4.6无水乙醇、正丁醇。
4.7去离子水。
4.8生理盐水。
4.9营养琼脂培养基。
4.10营养肉汤培养基。
5仪器设备
5.1索氏提取器。
5.2旋转蒸发仪。
5.3电子天平5.4120目筛。
5.5恒温振荡培养箱。
5.696孔细胞培养板。
5.7分光光度计。
5.8恒温干燥箱。
5.9恒温培养箱。
5.10灭菌锅。
5.11二氧化碳培养箱。
5.12打孔器(7mm孔径)。
5.13试管(10mL体积)。
5.14烧杯(1000mL体积)。
5.15光学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
6梧桐花黄酮的提取
6.1将采集的梧桐花置于干燥箱中60℃干燥,粉碎,过120目筛。
6.2称取1kg梧桐花粉末(分为若干份)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12倍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
2h。
6.3合并滤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乙醇粗提物。
6.4取乙醇粗提物用6倍正丁醇溶解萃取,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即为梧桐花总黄酮提取物。
7梧桐花黄酮含量的测定
7.1精确称取芦丁标准品30mg,用95%乙醇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即得浓度为0.3mg/mL的芦丁标准储备液。
3
DB37/T3123—2018
7.2经过标准液显色后用1cm比色皿在波长4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