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2T176.1-2012 无公害黄芩 第1部分:栽培技术规程.docx
B30
DB130
DB1302/T176.1—2012唐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2/T176.1—2012
无公害黄芩 第1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2012-06-15发布 2012-07-15实施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02/T
DB1302/T176.1—2012
I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1302/T176共分两个部分:
第1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质量要求。
本部分为DB1302/T176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DB1302/T176.1-2004。与原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黄芩的发芽率;
修改了黄芩的播种方式。
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同仁堂河北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玉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庆海 刘德海 赵汉卿。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DB1302/T176.1-2004。
DB1302/T
DB1302/T176.1—2012
PAGE
PAGE1
无公害黄芩 第1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芩的产地条件、物种、栽培管理、采收。本标准适用于唐山地区黄芩的栽培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产地条件
选址
种植地块周围1000m不得有大气污染,特别是上风口,不应存在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等。
种植地块要远离对水造成污染的工厂、矿山。
种植地块距主干公路线100m以上。
产地环境
土壤耕层深厚,结构良好,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透气性与保水性能良好。土壤以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好,有机质含量1%以上。灌溉采用深层地下水,禁止使用地上水源。产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1的规定。
污染物的管理
种植田内禁止存放农药等危险物品。
物种
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稍有毛。根圆锥形,粗壮,横断面鲜黄色。茎四棱形。自基部分枝多而细,基部稍木质化。叶交互对生,近无柄,披针形,长1.5~5(cm),宽0.4~1.2(cm),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被下陷的腺点。圆锥花序顶生,具叶状苞片;花萼二唇形,紫绿色,上唇背部有盾状附属物,果时增大,膜质;花冠二唇形,蓝紫色或紫红色,上唇盔状,下唇宽,中央常有紫色斑,花冠管细,基部骤曲,直立;雄蕊4,稍露出,药室裂口有白色髯毛;子房4深裂,生于环状花盘上;花柱基生,先端二深裂。小坚果4,球形,黑褐色;有瘤,包围于增大的宿萼中。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种子
生产用黄芩种子净度≥90%;发芽率≥85%。千粒重≥1.5g。
栽培管理
有机肥的准备
选用充分发酵腐熟的农家肥为基肥。
整地做畦
整地
按45m3/hm2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用旋耕犁深翻土地,耕深达到30㎝以上,耙细整平,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
做畦
化肥作为基肥结合作畦施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肥的种类可以为尿素、磷酸二铵或复合肥。针对土壤磷钾不足,可使用硫酸钾型复合肥,使用量:N为24㎏∕hm2,P2O5为24㎏∕hm2,K2O为24㎏∕hm2。黄芩采用高畦种植,畦宽20cm,畦高20cm,垄距70~80(㎝)。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播种
播种时间
采用高畦直播法于4月20日前后播种。
播种量
22.5㎏∕hm2。
播种方法
于畦面开双行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覆土深度不超过1cm。
田间管理
第一年苗期管理
播种后及时浇水,如不降雨,视土壤墒情每隔3~4d浇一次水,播种到出苗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时人工除草,防止草荒。
当苗高3~5(㎝)时,结合除草按株距5~7(㎝)间苗。
第一年生长期管理
雨季之前控制土壤水分,防止地上部生长过旺影响通风。
封垄前注意松土除草。雨季到来之前清理好排水沟,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于11月中旬上冻前浇一次冻水。浇冻水之前割除地上部彻底清园,将枯枝落叶及时清理干净运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翌年管理
翌年春季返青前开沟追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肥料种类以硫酸钾型复合肥为主,使用量:N为24㎏∕hm2,P2O5为24㎏∕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