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说课稿)-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系列精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docx
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说课稿)-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系列精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一、教材分析
“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说课稿)-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系列精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主要围绕早期区域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进行探究。通过对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等文明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各文明之间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教材,旨在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时空观念,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早期区域文明,提高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想象力,激发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理解文明传承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层面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尚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学习习惯和方法可能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大多数能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这些行为习惯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在课程学习方面,学生对早期区域文明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比较分析。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异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早期区域文明的基本信息,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明的异同,通过案例分析法深入探讨文明特色及其影响。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文明遗迹图片和视频资料,使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开场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古代文明的震撼。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文明的代表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2.讲授新课(15分钟)
-讲解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文明的基本信息,包括起源、主要成就和社会制度等。
-使用多媒体展示每个文明的地图和重要遗迹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提出问题:“这些文明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补充,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文明,要求学生列举该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跨小组比较,讨论各文明之间的异同。
-教师总结并强调每个文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
4.巩固练习(10分钟)
-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比较四个文明的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挑选几份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5.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早期区域文明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文明多样性和相互影响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某个早期区域文明的短文,深入探讨其特点和对现代的影响。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通过互动讨论和练习巩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文明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文明在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社会经济结构、艺术成就等方面的异同。
-文明交流与影响:分析这些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如丝绸之路对古中国与古印度文明的影响,以及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对古巴比伦文明的冲击。
-文明衰落与变迁:研究这些文明衰落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如古埃及文明的衰落与罗马帝国的崛起,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文明遗产与现实:探讨这些早期文明对现代社会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遗产和影响,如古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拓展建议
-阅读推荐:建议学生阅读《世界文明史纲》、《古代文明探秘》等专业书籍,以更深入地了解早期区域文明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观看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文明》、《世界历史》等历史纪录片,通过视觉影像更直观地感受古代文明的风貌。
-参观博物馆: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参观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亲身体验古代文明的艺术品和文物。
-主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