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时间:1 时间在流逝》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docx
《计量时间:1时间在流逝》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计量时间:1时间在流逝》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间与行为”中的第一课时《计量时间:1时间在流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围绕时间的流逝和计量展开,包括以下内容:
1.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间的含义,以及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2.计量时间的工具:介绍古代和现代的计时工具,如日晷、沙漏、钟表等。
3.时间单位:学习时间的常用单位,如小时、分钟、秒等。
4.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时间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科学观念:培养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认识到时间是一种不可逆的流逝过程,以及时间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计时工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发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解决能力。
4.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态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科学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计时工具,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实践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时间概念的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流逝是一种连续且不可逆的过程,例如,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或日常生活中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
-计时工具的认识: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计时工具(如日晷、沙漏、钟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例如,通过实物展示或模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
-时间单位的掌握:强调时间的常用单位(小时、分钟、秒)及其换算关系,如通过具体实例(如一堂课的时长、一次短跑的时间)来让学生掌握这些单位。
2.教学难点
-时间单位的换算: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如何将1小时转换为分钟或秒。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如使用计时器,让学生亲自体验时间的流逝和单位之间的转换。
-计时工具的原理:学生对古代计时工具如日晷的工作原理可能感到难以理解。可以通过制作简单的日晷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日晷指针的变化,从而理解其计时原理。
-时间感知的抽象性:时间是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直观地感知时间的流逝。可以通过设计时间感知游戏,如“闭眼计时”或“时间接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时间的流逝,从而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计时器、沙漏、钟表模型、日晷模型
-软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软件(用于播放时间相关的视频和动画)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用于布置和检查作业)
-信息化资源:时间单位换算APP、时间管理教育游戏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操作、互动问答、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将学习《计量时间:1时间在流逝》。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探讨时间的流逝,了解不同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以及时间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以下是我们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小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我数到十,你们猜一猜,这十秒内我们都能做些什么?
二、时间概念的理解
1.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翻到第X页。请仔细阅读“时间在流逝”这一部分,然后告诉我,你们对时间有什么新的认识?
2.(等待学生回答)很好,时间确实是一种连续且不可逆的过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间是如何体现的呢?请大家举例说明。
3.(学生举例)很好,比如我们上学、吃饭、玩耍,这些都是时间的流逝。那么,我们如何计量时间呢?
三、计时工具的认识
1.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古代和现代的计时工具。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Y页,阅读“计时工具”这一部分。
2.(等待学生阅读)现在,我想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了解到的计时工具有哪些?
3.(学生分享)很好,有日晷、沙漏、钟表等。那么,这些计时工具分别是如何工作的呢?
四、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
1.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实验。请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日晷模型,我来示范如何使用它。
2.(示范使用日晷)我们可以看到,日晷的指针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可以计量时间。接下来,请大家自己动手试试,看看能否用日晷计量一段时间。
3.(学生操作)很好,大家已经学会了使用日晷。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沙漏和钟表的工作原理。
4.(讲解沙漏和钟表的工作原理)沙漏是通过沙子的流动来计量时间,而钟表则是通过齿轮和弹簧的运作来计量时间。
五、时间单位的掌握
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那么,时间单位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