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小马过河赏析.doc
小学课文小马过河赏析
TOC\o1-2\h\u12230第一章走进《小马过河》:一篇经典课文的诞生背景 1
19150第二章《小马过河》之故事梗概:简单背后的深意 1
4920第三章小马形象分析:勇敢与谨慎的交织 1
19365第四章老牛和松鼠:鲜明的配角对比 2
4814第五章从“过河”看成长:我的深刻感悟 2
15283第六章文中金句:“试一试”蕴含的哲理 2
5845第七章从教育视角看《小马过河》:不可替代的价值 3
20779第八章《小马过河》的启示:勇敢迈出自己的脚步 3
第一章走进《小马过河》:一篇经典课文的诞生背景
《小马过河》是一篇在中国小学语文课本里广为流传的经典课文。这篇课文诞生于特定的教育需求和文化背景之下。在那个时期,中国的教育强调培养孩子的多种品质,如独立思考、勇敢尝试等。它的创作者彭文席先生,结合自己对儿童心理的理解以及生活中的感悟创作了这个故事。从大的文化环境来说,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有许多鼓励人们摸索未知、克服困难的元素。像《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面对巨大的山,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坚定地开始移山行动。这种文化底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马过河》的创作。它旨在通过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启蒙阶段就能接受到积极的思想引导。
第二章《小马过河》之故事梗概:简单背后的深意
《小马过河》的故事很简单。小马要帮妈妈做事,被要求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途中遇到一条小河,老牛说河水很浅,才没小腿,能蹚过去。而松鼠却大喊河水很深,还淹死过它的伙伴呢。小马很为难,不知该怎么办,只能跑回家问妈妈。妈妈告诉它,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又回到河边,小心翼翼地蹚过了河。这个简单的故事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选择一样,例如在学习上,当我们面临一道难题,有的同学可能说很简单,有的同学可能说很难。我们不能仅仅听别人的说法就放弃尝试或者盲目去做。就像小马一样,如果它只是听了老牛或者松鼠的话,就永远过不了河,也妈妈交代的任务。
第三章小马形象分析:勇敢与谨慎的交织
小马在故事里是一个非常鲜活的形象。它既有着勇敢的一面,又有着谨慎的一面。勇敢在于它愿意接受妈妈交代的任务,独自驮着麦子去磨坊。这对于一匹小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它要离开熟悉的环境,踏上未知的路途。当它遇到小河的时候,它并没有莽撞行事。这体现了它谨慎的一面。它没有因为老牛说河水浅就直接过河,也没有因为松鼠说河水深就完全放弃。它在这个时候很困惑,而这种困惑恰恰是它谨慎思考的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小马这样的情况。比如说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有的同学很勇敢地报名了,但是在准备过程中又很谨慎,会认真考虑演讲的内容、语调、动作等。就像小马一样,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同时谨慎地对待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第四章老牛和松鼠:鲜明的配角对比
老牛和松鼠在《小马过河》这个故事里是非常鲜明的配角。老牛体型庞大,它告诉小马河水很浅,才没小腿。这是基于老牛自身的条件来说的。老牛腿长、身体高大,对于它来说,小河的深度确实不算什么。而松鼠呢,体型小巧,它的伙伴还在河里淹死过,所以它觉得河水很深。从这两个配角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个体由于自身的条件和经历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例子也很常见。比如在选择旅行目的地的时候,喜欢冒险的人可能觉得去深山探险是很好的选择,那里充满了刺激和挑战。而身体比较弱或者比较胆小的人可能觉得去海边度假更合适,享受阳光沙滩的宁静。这就告诉我们,在听取别人意见的时候,要考虑到他们的背景和特点。
第五章从“过河”看成长:我的深刻感悟
从《小马过河》里的“过河”这个情节,我有很多深刻的感悟。“过河”不仅仅是一个物理上的行为,更是小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经历。就像我们在成长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河”。当我第一次学习骑自行车的时候,周围的人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说很简单,只要大胆骑就行;有的说很难,很容易摔倒受伤。我当时就像小马一样,很迷茫。但是最后我还是决定试一试。在这个过程中,我有过害怕,有过摔倒,但是最终我学会了骑自行车。这就像小马最终蹚过了河一样。每一次克服这样的困难,我们就成长了一点。“过河”是对未知的摸索,是突破自己舒适区的过程,也是成长必须要经历的步骤。
第六章文中金句:“试一试”蕴含的哲理
《小马过河》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而失去了自己去摸索的勇气。比如说在学习一种新的乐器的时候,有的同学听别人说很难学,就放弃了。可是如果他们能像小马一样,去试一试,也许就会发觉其实并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