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3课时 诚实守信
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里,挖掘了两个宝藏,分别是什么啊?
学生回答:尊重他人和文明有礼
教师引导:那么今天我们继续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里面,挖掘第三种宝藏,是什么啊?
——诚实守信。(板书课题)
情境再现:请几位同学用话剧的方式将课本P41页的【运用你的经验】表演出来。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情景,你认为小方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过渡: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行为?我们平时会不会有这样的行为呢?如何避免这样的行为呢?
请同学们带着以上这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踏上今天的寻宝之旅。
(二)新课讲授
第一篇章:诚信从远古走来
目标导学一:诚信的含义
1.咬文嚼字——我解说
教师讲述:诚信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的道德与法治课上都学习了跟诚信相关的内容,那么究竟什么是诚信呢?大家一起来读一下《咬文嚼字》里面的解释。
教师引导:诚信诚信,那到底是“诚”在前呢还是“信”在前呢?为什么?
提示:学生思考回答。诚——因为“诚”表示真诚,诚实。
教师点拨: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者,内诚于心。也就是要发自内心的真诚,信者,外信于人。也就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才可能在别人眼里表现出一种信用。所以古人云:诚于中,必信于外。
目标导学二: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美德故事——大家谈
教师提问:了解了诚信的含义,接下来请同学来分享一些你知道的关于诚信小典故吧。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提示:在典故中引导学生对“一诺千金”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解惑意识。
教师引导:一诺千金,一诺而已,能价值千金吗?这个说法是不是太夸张了。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啊?
有的话说明大家都是非常具有质疑精神的,但是有疑问就要去解惑。“一诺千金”这个故事其实还有续集的。
教师讲述:“一诺千金”的后续——当初季布是项羽的手下,因此经常为项羽出谋划策,让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后来刘邦做了皇帝,就非常生气,下令杀了季布。这个时候,季布之前的好友因为敬重他的人品,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救下了他,后来他被刘邦赏识,并封了官。现在你们还觉得一诺可以价值千金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评并总结:诚信不仅仅可以价值千金,诚信是无价的。
教师过渡: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这无价的诚信是从哪里来的?
它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美德,并且,这种美德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篇章:诚信在你我身边
教师讲述:当今中国,诚信不仅仅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还被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那诚信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他不仅在古代被称为美德,还在当今中国如此备受重视呢?
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一个议题。
议题一:诚信有什么价值?
活动一:说一说
1.说一说你经历过的诚信故事。
2.这些经历让你获得了什么样的感受?
3.你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吗?
教师点拨: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一张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活动二:议一议(小组讨论)
1.学生阅读教材P42“探究与分享”。
2.思考:为什么工艺厂能够赢得市场?某公司是怎样破产的?
提示:某工艺厂勇于承担责任,长期诚信经营,最终赢得了市场和良好的口碑;某公司弄虚作假,最终导致破产。
从这两个正反方面的案例,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小组讨论并选代表回答。
教师点评并总结: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所以,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活动三:想一想
诚信对社会,对国家的作用。
多媒体材料展示
材料一:图片展示对内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和全面小康的完成。
材料二:图片展示对外习近平外交金句以及国一带一路成果
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思考:
1.缺失诚信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践行诚信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可用简单的成语描述。
2.缺失诚信的国家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践行诚信的国家又会是什么样的?可以列举一些具体国际案例。
设计意图:在此,以中国为例,让学生在了解诚信对社会,国家作用的同时,也让学生为“一带一路”的成果感到骄傲,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和热爱。引导学生畅想,有一个诚信的政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成为现实。
教师总结: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教师提问: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