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精品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姓名:姚安宁 职称:中学高级 学校:河南省巩义市第一高级中学 高中一年级 人教版必修二 学科:历史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八单元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课标要求】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开始: 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 最终形成: 主要途径: 初步形成: 1961年,一条长达154千米的“柏林墙”隔开了东西柏林;1989年,这条将东西柏林分隔28年的高墙被推倒,墙两侧的德国人民终于可以自由往来 1991苏联解体 3、经济全球化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 3、经济全球化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 (5)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1)交通和通讯技术发展,提供基本技术手段 (2)两极格局瓦解,扫清主要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实行疏通渠道 (3)跨国公司和各国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推动者 4、合作探究:经济全球化的评价 发达国家它们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三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影响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 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扩张 4、经济全球化评价: 整体: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总体看利大于弊。 (1)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资本在全球范围内 新一轮扩张 对世界利 对世界弊 世界经济;世界创新知识经济;人民生活;世界政治; 世界贫富差距;经济危机;资源生态危机;文化霸权,文明价值观冲突。 (2)对世界 (3)对发达国家: 弊:部分发达国家,创新能力不足,财政赤字加大;失业率上升;反全球化 利:成为最大受益者 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规则制定者;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优势等 对发展中国家 利:引进资金技术管理;走向国际。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弊:经济主权安全;民族工业;生态资源 4、经济全球化评价: 启示: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对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不能 逃避,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 的对策,抓住机遇,防范风险,兴利除 弊,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谋求发展。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结合课文及所学知识分析 WTO成立的原因? 根本原因;历史现实因素 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WTO) (1)发展历程 ①前身:1947年关贸总协定(GATT); ②正式建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 (2)宗旨 3.评价 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节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 ①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②促使各成员国经济繁荣和生活水平提高; ③利于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给予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平等的发展权利和机会。 * * *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