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考试练习题(答案).docx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考试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答案:D
解析: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虽然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引入这个概念可以简化问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A错误;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的体积大小无关,关键是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B错误;轻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作质点,比如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乒乓球不能看作质点,C错误;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D正确。
2.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
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答案:C
解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位移的大小一般不等于路程,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A错误;位移的大小一般不等于路程,B错误;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C正确;位移和路程都可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D错误。
3.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A.雨滴落地时的速度
B.汽车通过汕头海湾大桥的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
答案:B
解析:雨滴落地时的速度、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都是某一时刻的速度,是瞬时速度,A、C、D错误;汽车通过汕头海湾大桥的速度,是汽车在通过大桥这一过程中的速度,是平均速度,B正确。
4.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B.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C.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物体速度不变化,而加速度可以变化
答案:B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速度变化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A错误,B正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C错误;物体速度不变化,则加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会变化,D错误。
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该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是()
A.3.5m/s
B.3.75m/s
C.4m/s
D.4.5m/s
答案:C
解析:前2s内的位移\(x_1=v_1t_1=6×2m=12m\),后4s内的位移\(x_2=v_2t_2=3×4m=12m\),则6s内的总位移\(x=x_1+x_2=12m+12m=24m\),6s内的平均速度\(v=\frac{x}{t}=\frac{24}{6}m/s=4m/s\),C正确。
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
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
答案:B
解析:加速度为2m/s2,表示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但不知道运动时间,不能确定末速度比初速度大多少,A错误,B正确;第3秒初和第2秒末是同一时刻,速度相等,C错误;第3秒末与第2秒初的时间间隔为2s,速度增加\(2×2m/s=4m/s\),D错误。
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答案:AD
解析:若1s后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a=\frac{vv_0}{t}=\frac{104}{1}m/s2=6m/s2\),位移\(x=\frac{v_0+v}{2}t=\frac{4+10}{2}×1m=7m\);若1s后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a=\frac{vv_0}{t}=\frac{104}{1}m/s2=14m/s2\),位移\(x=\frac{v_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