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名师课件.pptx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目录;怎样探究物体速度的变化规律?;1.打点计时器可以直接测量什么物理量?;学习目标;一、实验研究
1.实验目的:
用打点纸带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分析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实验原理:
利用纸带上的数据和第一章的方法求出通过各计数点的速度,再列表并作出v-t图像,分析v与t的关系。;3.实验器材:;4.实验步骤
⑴木板平放,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好电路。
⑵穿纸带;挂钩码。
⑶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⑷更换纸带,重复做三次。;5.注意事项
(1)滑轮不能过高,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2)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从木板上掉下来。
(3)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计数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二、数据处理的方法
1.选取纸带、确定计数点并进行测量
(1)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最清晰的纸带。
(2)为了便于测量,一般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计时起点(0点)。
(3)每5个点(相隔0.1s)取1个计数点进行测量(如下图所示,相邻两点中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2)设计表格并记录相关数据;三、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对于实验得到的三条纸带,分别计算速度大小,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选取合适的坐标轴刻度,描出数据点,如图所示。;做一做;某同学采用了如下方法绘制小车运动的v-t图像:先把实验得到的纸带每隔0.1s剪断,得到若干短纸条,再把这些纸条下端对齐,并排贴在一张纸上。纸条的宽度方向作为时间坐标轴,长度方向作为速度坐标轴,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得到小车运动的v-t图像。
这样做有道理吗?;0.10s;实验结论与拓展;1.掌握了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和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2.通过纸带会计算,并能在坐标纸上画出物体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关于计数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计数点进行测量计算,既方便,又可减小误差
B.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C.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D.计数点是从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中选出来的,相邻计数点间点迹的个数相等;2.(双选)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中,我们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A.舍掉开头过于紧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
时起点
B.为了实验精确,选取纸带上第一个点作计时起点
C.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只能取0.1s
D.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可视打点密度而定,取
0.02s,0.04s,…n×0.02s均可;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哪些器材是本实验必需的?达到实验目的还需哪些器材?
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直流电源
④细绳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
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答案:①④⑤⑥⑦⑨低压交流电源刻度尺;4.下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