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变干净了》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活动名称:幼儿园小班语言《小猪变干净了》
一、活动背景分析:
根据《指南》对幼儿语言领域的解读,小班幼儿对词义理解较为浅显,掌握最多的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名词、动词。小班幼儿喜欢模仿,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小班幼儿也很喜欢听以小动物为角色的故事,《小猪变干净了》故事情节单一,首尾呼应。内容简单浅显,篇幅较短,生动有趣,完整连贯,语言活泼,简洁明快适合小班幼儿听赏。
二、活动目标1、能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熟悉故事中的角色特征,学习对话。
3、养成爱清洁、爱卫生的好习惯。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熟悉故事中的角色,学习对话。
四、活动准备: PPT 《小猪变干净了》视频(选取视频到2分54秒)、白纸、彩色笔 、 小猪图片、音乐《我爱洗澡》
五、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偶,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猪变干净了》,小朋友们,认真听,故事里面有谁呢?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设计意图:出示玩偶,激发兴趣,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听故事。
(二)、教师完整地把故事讲述一遍,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 提问: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们,故事里有谁?(小猪、小白兔、小白鹅) 他们之间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情呢?
(2)提问:故事里,小猪要去做什么?(找朋友玩游戏)
提问:为什么小白兔和小白鹅都不愿意和小猪玩游戏呢?(一开始他脏脏的,不爱干净,没有人愿意跟他玩……)
提问:小猪最后找到朋友了吗?(找到了)
提问:为什么小猪最后找到朋友了呢?(因为他洗澡变干净了。)
小结:哦,原来小猪最后变得干净了、讲卫生了,所以小伙伴愿意跟他玩了。
设计意图:教师第一遍无教具完整讲述故事,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语言理解和想象能力。
(三)分段讲解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PPT)
1、第一幅图(教师把小猪的形象画出来)
⑴提问:刚刚小朋友们都得听的非常认真,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只小猪是长什么样子的啊?(教师要注意用故事中的语言: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翘翘的鼻子,胖乎乎的身体来回应和提升幼儿的回答)
师:那我们就请它出来吧!
设计意图:把小猪的形象画出来,帮助幼儿理解小猪的形象,增加趣味性!
(2)第二幅图(小猪和小白兔)
提问:小猪第一次碰到了谁?(小白兔)那这只小白兔长的什么样子的呢?(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红红的眼睛、白白的毛,真好看)
提问:小猪对小白兔说了什么?(小白兔,我和你一块玩好吗?)
提问:小白兔是怎么回答的呢?(小猪,看你多脏啊!快去洗洗吧,洗干净了,我再和你玩!)
那我们一起来说小猪的话
2、第三幅图
师:小猪不愿意洗澡,只好走开。
3、第四幅图
(1)提问:走着走着碰到了谁?(小白鹅)小白鹅长得什么样子?(红红的帽子、白白的羽毛,真美丽!)
(2)提问:小猪对小白鹅说了什么?(小白鹅,我可以跟你玩吗)
(3)提问:小白鹅是怎么回答的呢?(看!你多脏啊!快去洗洗,洗干净了,我再和你玩)
小猪看了看
(4)第五幅图
提问:最后小白鹅又是怎么说的?(走!我带你去河边洗个澡吧!)
提问:小猪最后变干净了吗?它是怎样变干净的啊?(干净了,用清清的水洗干净的)
设计意图:第二遍分段讲故事出示PPT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
(四)第三遍欣赏故事,理解故事的主题(播放视频)
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小猪啊?(干净的、讲卫生的)
提问:那我们怎样做才是个讲究卫生的小朋友?
小结:我们都喜欢干净、漂亮的小动物,那我们自己也要爱清洁,勤洗澡,勤换衣服,做一个爱讲究卫生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第一遍讲故事教师不用教具,第二遍分段讲故事加入了PPT,第三遍直接播放视频,这样的循序渐进可以让幼儿一步一步的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也让幼儿越来越感兴趣。(五)幼儿表演故事,巩固故事中的角色对话。?1、出示一张小猪脏的图片(一个幼儿扮演)
师:现在啊,这只小猪想跟你们一起玩,它说“小白兔们,小白兔们,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不可以)为什么?(看你多脏啊!快去洗洗吧!洗干净了再和你玩)
师:你们不愿意跟它玩,小猪伤心的回家了。
2、出示一张干净的小猪图片(教师扮演)
师:我决定了,我要去洗澡,我洗呀洗呀~我变干净了,小白兔们,现在你们愿意跟我玩了吗?(集合的手势)
设计意图:幼儿喜欢模仿,通过游戏,巩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六、活动结束(播放《我爱洗澡》)
全部幼儿找个舒服的位置站好来,随着音乐跟教师做动作,自然结束活动。
师:原来呀!我们都喜欢讲卫生的小朋友,那我们一起来洗个澡吧!
设计意图:播放音乐《我爱洗澡》,呼应了故事的主题,养成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也能自然的结束活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