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配位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5-04-04约5.5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配位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表1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oordinationChemistry

课程代码

241211305

适用专业

化学

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

48/3

考核方式

考查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

后续课程

结构化学、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

使用教材

配位化学(第二版)刘伟生、卜显和,化学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简介(性质、任务)

《配位化学》课程是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基础课,是无机化学的最重要的分支领域之一,它一方面在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自身,同时也与其他的相关学科联系、渗透、交融得非常密切。近年来发展迅速,其深度、广度在不断变化,它不仅与化学中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学科相互关联、渗透,而且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医药等其他学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新的配合物内容和知识,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同时配合物的一些原理和知识也是大学本科生应掌握的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配位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以及现代配位化学的新知识、新物质、新领域、新成果、新进展及趋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掌握配位化学的相关理论和最新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目标。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课程目标1.掌握配合物的定义及分类、结构和异构现象、配合物的命名法则。掌握价键理论对配合物成键和空间构型及配合物性质的解释,掌握晶体场理论在解释配合物性质方面的应用。了解配位场理论处理配合物成键结构的方法;了解分子轨道处理配合物成键的方法。了解常见的多齿配体及其结构特点,了解大环多元醚的类型、名称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大环配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了解一般螯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支撑毕业要求3-1学科知识)

课程目标2.掌握配合物各种稳定常数的表示方法和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了解测定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方法,掌握水溶液中配位平衡的情况及配位平衡与其他平衡的相互影响。了解配合物的电子光谱类型,产生原因和条件,会对各个电子光谱进行分析和应用;了解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磁性,影响磁性因素及磁性在配合物中的应用。了解配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了解配合物与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关系;了解稀土元素配合物的发光性及稀土配合物与发光材料的关系;了解分子基磁性材料与配合物的关系;了解多孔材料与配位聚合物。(支撑毕业要求3-3学科融合)

课程目标3.通过学习配位化合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学生感受到了配位化合物的神奇与美妙,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配位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例如稀土发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等。学生会将配位化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通过对配位化合物发展历史的学习,知道科学家在有限的科研条件下,能够大胆假设、严密求证、勇于创新、坚持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6-2学科育人)

课程目标4.学会交流沟通,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能够以团队形式开展讨论活动。在实验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严谨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支撑毕业要求8-1团队合作)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表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支撑强度

课程目标1:

3学科素养

3.1【学科知识】系统掌握化学学科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扎实掌握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M

课程目标2:

3学科素养

3.3【学科融合】了解化学学科与相关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具有跨学科的知识视野和知识整合能力,能够综合利用数学、物理、计算机、英语等学科知识解决化学科学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技巧和方法,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及处理相关信息,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M

课程目标3:

6综合育人

6.2【学科育人】理解化学学科育人价值,能够充分挖掘化学学科中的德育元素,将化学学科知识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自觉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育人活动。

L

课程目标4:

8沟通合作

8.1【团队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作用,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和学习,获得积极体验。

L

五、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表3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内容(章)

课程内容

(节)

支撑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第一章绪论

1.1配位化合物发展史

1.2铂类金属抗癌药物

1.3配位化合物的新成果

课程目标1

课堂讲授法讨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