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练习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docx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测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以下法律条文出自同一部法律:“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部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我国先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这说明
A.我国公民的各项权利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保障
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集中体现了公民的共同意志
3.在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与我国国家机构实行_________的原则相对应。
A.为人民服务 B.民主集中制C.地方服从中央 D.依法行政
4.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___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_________。
A.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B.依法行政依宪执政
C.依宪执政依法行政 D.以德治国以德执政
5.学习先知识时,小董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应该建议全国人大把备受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写进宪法。对这一建议,正确的态度是
A.不赞成。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B.不赞成。宪法是母法,已经包含了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
C.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可以严惩这一领域的违法犯罪
D.赞成。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让全体人民都重视这一问题
6.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年2月19日消息:周继来,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水利局原党组成员、水政监察大队原大队长,2020年1月因犯受贿罪被三门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由此看出
A.一切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B.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
C.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把德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7.“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笔头(批示),笔头不如口头(命令)。”这是人们讽刺社会上某些权大于法、违法行政和以权压法的政治现象的顺口溜。这给我们的启示有①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②在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④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只需要法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我们每个公民都应树立宪法意识。下列行为缺乏先法意识的是
A.学习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B.自觉向周围的人宣传宪法内容
C.升国旗时,低头和同学说话、打闹
D.发现违宪行为,向有关部门举报
9.近几年来,教育部加大了在青少年当中开展先法法治教育工作的力度,推动宪法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这是因为
①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②宪法规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④青少年的宪法意识有待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观察右边漫画,非法拘禁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通信秘密权
D.智力成果权
11.教育部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四条规定:学校不得采用毁坏财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的违法违规物品,按规定予以暂扣的,应当统一管理,并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这项规定主要保护了未成年人的
A.人身自由 B.财产权C.劳动权 D.受教育权
12.关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B.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质行义务
C.先享有权利后及行义务
D.公民既要增强权利意识,也要增强义务观念
13.“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启示我们
A.要维护民族团结 B.要有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意识
C.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D.要履行劳动和受教育的义务
14.右图揭示的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是
A.和解
B.行政调解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D.根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15.某小区内的商铺占道经营,而且经常吵闹到凌晨,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和休息。小林拨打市长热线反映情况。城管局派人调研,听取居民和商铺业主的意见后,采取了有效的整顿措施,彻底解决了小林反映的问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