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名师教案(第1课时) (1).doc

发布:2024-09-04约2.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4/NUMPAGES4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名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观看图像、教师讲解,能够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反射的结构基础。

(2)通过观看图片、师生互动,能够分析神经冲动的传递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培养学生识图、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观察反射现象和坐骨神经刺激实验,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科素养

(1)基本思想(通过神经元、神经冲动和反射的学习,能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估,提高提炼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相关生物学素养)

(2)基本活动经验(认同人类发现神经系统到理解其本质,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感受生命活动过程的复杂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反射,对反射弧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这些知识为基础上进行反射的相关知识传授就相对较为容易。但是对于神经元信号的传导学生普遍感觉非常抽象,需要通过特殊手段加强理解。学生对于研究实验涉猎较少,难度较大,因此必须通过教学实验构建和完善学生对本课内容的逻辑思维。

教具:电筒、针、神经元模型、反射弧模型、灵敏电表、示波器、多媒体视频、作图投影等。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反射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传导。

四、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举例常见的反射活动,激发兴趣。

【背景铺垫】反射活动包括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人的神经系统的调节非常迅速、准确。

反射是最基本的神经系统活动形式。

【互动】请一名学生在讲台旁,分别测试瞳孔反射、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

【追问】反射的意义?

【讲解】人类生存、繁衍的基本要素。反射包括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活动2

【知识】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也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兴奋在神经系统内循行的路径。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互动】构建一个反射弧模型。教师利用教学材料(磁性贴)在黑板上构建一个反射弧模型。

【背景铺垫】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内。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膝跳反射先完成,然后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但几乎是同时的。

刺激膝盖处大腿肌肉的感受器(股四头肌肌腱内机械感受器),在感觉神经元中引发了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上行到脊髓(脊髓灰质),脊髓中感觉神经元直接与运动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如果信号足够强,就可以在运动神经元中引发动作电位,当这个动作电位穿递到大腿肌肉(股四头肌)时,股四头肌收缩,股二头肌舒张,即可引起膝跳反射。然而大多数反射要比膝跳反射复杂的多,在脊髓中包括有一个或多个中间神经元,将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连接起来。

【追问】通过观察这位学生的反射活动,同学们议一议,神经调节的特点有哪些?

【讲解】PPT展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

活动3

【资料展示】神经元的结构

【学生回答】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1.胞体:代谢中心

2.树突:短、分支多

3.轴突:外面包有髓鞘

4.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的表面膜受到其他神经元的轴突支配

【互动】神经元的内部结构。神经系统是由大量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构成的。观察运动神经元的模型,并画图。

【展示】神经元的3D模型

【追问】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联系。学生回答,并评价。

【资料展示】4种不同的神经元。学生判断课本上插图是运动神经元。

活动4

【过渡】蛙坐骨神经—腓肠肌的电刺激实验

【背景】神经肌肉标本nerve-musclepreparation。完整地保持着神经和其所支配的肌肉间生理联系而取出体外的标本。使用得最多的是将青蛙或蟾蜍的腓肠肌和坐骨神经一起取出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可用于肌肉收缩本身的研究,或以肌肉收缩为指标,用以分析神经的刺激和传导特性以及神经肌肉接头的机能。带有坐骨神经的整个小腿(小腿上的各肌肉不进行分离)标本称为神经小腿标本。

【视频】学生观看短片并思考坐骨神经的特点?腓肠肌可持续收缩吗?

【议论】学生回答。

【追问】腓肠肌为什么会收缩?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送出去,因此是一种可兴奋细胞。

【背景】利用电流表测坐骨神经上神经冲动的传导。局部电流学说设想当一条无髓鞘纤维的某一小段,因受到足够强的刺激而产生动作电位时,该处的膜将由静息时的内负外正暂时变成内正外负,但和该段神经相邻的神经段则仍处于静息时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

【讲解】流动方向是:膜外有正电荷从未兴奋段流向兴奋段,胞内有正电荷由兴奋段流向未兴奋段,这个电流方向是使电流表发生偏转。神经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负电波。

活动5

【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