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安全意识-保护个人信息.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
提高安全意识 保护个人信息
——网络文化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保护个人信息
一、总体设计
活动主题:
提高安全意识 保护个人信息
活动背景:
今年9月14日至9月20日,是第八个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到来之际,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工作“四个坚持”的重要指示,把握新要求,展现新作为,特召开网络文化安全主题班会。
学情分析:
20学前3班全班都是女生,在信息安全方面,缺乏警惕性和戒备心。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由于阅历不足和认知尚浅,大多数同学在思想上并不重视。但是她们活泼好学,能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建议,能理解老师所讲的案例和本次活动的意义。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个人信息是如何暴露的,了解哪些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是违法的
能力目标: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能甄别不法分子非法利用个人信息的意图。
情感目标: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教育方法:讲授法 情境体验法
二、活动准备
搜集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图片及文字、上网查验个人信息等。
三、活动实施过程
(一)查一查
活动主题:个人信息自查报告
活动内容:用各种信息或者技术手段,查一查通过自己的手机号,可以查到哪些信息。通过检索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写一篇总结或者反思。
活动目标:完成以下表格
检索内容
检索结果
社交软件
例如微信、QQ、陌陌、探探等,通过社交软件的公开信息能否查到与个人信息相关的敏感信息,例如个人年龄,家庭住址,兴趣喜好等。
微信
QQ
陌陌
微博
其他
搜索工具
利用百度,搜狗,必应等搜索工具,能否查到与个人信息相关的信息。
其他途径
(二)试一试
活动主题:拼装你的“密码”
活动内容:利用志愿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尝试列出不同的组合,破解对方密码,将列出的密码组合交给本人进行打分。
活动过程:
1.评选志愿者
在班内选出若干名志愿者,志愿者将自己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手机号写在卡片上。
2.三人一组,开始“拼装”
三人一组,随机抽出志愿者卡片,分析志愿者信息,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尝试列出不同的密码组合(不超过50个)。
3.提交答卷,志愿者打分
小组“拼装”完成后,交由志愿者进行打分。根据打分规则,小组评分。
打分规则:
1.密码完成正确:一个
2.密码匹配度小于99%大于80%:一个?
3.密码匹配度小于80%大于50%:一个?
4.活动总结与反思
所有参与活动的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总结或者反思。
(三)演一演
活动主题:骗子就在身边
活动内容:根据班主任老师“秘密”指定,假如你自己就是一个不法分子,当自己的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之后,向自己的同班同学进行“借钱”,尝试用某些办法使对方在不经过核实的情况下,给自己进行转账。
学生说出感受,班主任总结。
活动要求:
1.可以从晚上搜集案例,也可以自己想办法。
2.被对方侦破或者未能转账视为失败,对方转账成果视为成功。
3.无论成功与否,做好后续的解释说明,并写一篇感想或者总结。
四、活动反思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不法分子的犯罪途径,掌握应对信息时代如何保护自己个人信息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不仅仅自己,也会让身边的人,更加安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