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试卷:广东省肇庆市颂德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历史科期中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A.化石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2.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A.云南
B.北京
C.浙江
D.陕西
3.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A. B.
C. D.
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以“发达的中国原始农业”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最可靠的是
A.关于神农尝百草传说 B.《诗经》的相关描述
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D.《齐民要术》的记载
6.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
7.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
8.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他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材料中“他”是
A.尧 B.舜 C.禹 D.李冰
9.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商朝→夏朝→西周 B.夏朝→商朝→西周
C.商朝→西周→夏朝 D.西周→商朝→夏朝
10.我国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这个遗址反应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文明进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1.“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的重要标志是
A.部落联盟的公有财产被破坏 B.部落联盟内部发生了贫富分化
C.部落之间出现激烈的战争 D.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12.将夏王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新王朝的开创者 B.统治残暴,失去民心
C.王朝鼎盛的建立者 D.爱民如子,重用人才
13.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 B.
C. D.
14.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汉字结构基本形式的文字是
A.灰陶尊符号 B.甲骨文
C.毛公鼎金文 D.秦睡虎地竹简小篆
15.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项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A. B.
C. D.
16.(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17.“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A.周王室势力大减 B.周朝即将灭亡
C.分封制得到巩固 D.周朝政局稳定
18.《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中体现的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征战激烈,加剧分裂趋势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19.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20.“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①牧野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