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试卷:云南省剑川县马登镇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马登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全卷二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0分)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A.神话 B.书籍 C.传说 D.化石
2.“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这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的重要性与深远影响无论如何估价都不会过分。由‘采集食物’进至‘生产食物’,被称为‘产食革命’。相对于以后的工业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下列进入“生产食物”时代的早期人类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半坡人
4.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磨制石器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5.中华民族曾经被称为“炎黄子孙”,被称为“华夏儿女”,对上述称谓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炎帝与黄帝 B.炎帝与尧舜
C.黄帝与尧舜 D.尧舜与夏禹
6.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等。下列选项中与传说中黄帝的事迹相符的是()
A.教民开垦耕种,创造了文字 B.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C.能建造宫室,发明了弓箭 D.制作了音律,发明了算盘
7.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8.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按旧用国家涵义,中国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9.“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A.棉纺织品
B.景德镇的瓷器
C.刻有文字甲骨
D.圆形方孔半两钱
10.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1.“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材料说明诸侯应承担的义务是()
A.定期朝见天子 B.进献贡物 C.服从周王调兵 D.定期服役
12.下列材料内容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汤伐夏,国号商”②“自羲农,至黄帝”
③“夏传子、家天下”④“周武王、始诛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1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王、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为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 C.统治残暴 D.开国之君
14.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5.如图牌匾中的书法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某一位思想家提出的观点。他是
A.孔子
B.墨子
C.孙子
D.老子
16.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有了显著提高,这主要是因为()
A.商业活动的发展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青铜农具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17.下列时代中,同时具有“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思想活跃的多元文化”时代特征的是
A.殷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大秦帝国时期
18.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19.《华阳国志》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文中“天府”指()
A.成都平原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江南地区 D.河套地区
2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