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科)试卷.doc
钦州一中2021年秋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理科)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到答题卡上)。
1.以下主张能体现孔子思想的是
A.道法自然,祸福相倚B.克己复礼,为政以德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2.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下列言论属于他的是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一则治,异则乱”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3.申不害,战国时期思想家。他要求君主掌握生杀大权,强调君主在国家政权中的独裁地位,要求臣下绝对服从君主,即“尊君卑臣”。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最为接近的是
A.孟子B.邹衍C.墨子D.韩非子
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
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最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B.经济的发展C.政治制度D.统治阶级的提倡
5.下列叙述中哪项最能概括董仲舒的成就
A.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
B.改造了原来的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与道家的合理成分,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C.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D.一生注重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6.某高中生在阐述一道论述题时用到的关键词句有:“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他阐述的主题可能是
A.先秦儒学B.黄老之学C.汉代儒学D.宋明理学
7.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下列古代思想家对仁的阐述对应错误的是
A.孔子——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人道德自觉
B.孟子——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C.程颢——仁者能化物于无形,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
D.朱熹——仁者境界强调获得精神的自主和自由以及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8.宋明理学强调社会责任感,重视气节和道德,以下语句受到其影响的是
A.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鹅湖之会时,如果向陆九渊请教做学问的方法,他的回答应是
A.尚学,学以致用B.天道酬勤,博学笃行
C.注重内心的涵养功夫D.注重实践,致良知
10.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人民的呼声
C.封建制度衰落D.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11.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是
A.李贽B.王夫之C.顾炎武D.黄宗羲
12.为郑和远航东非等地,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提供了技术保证的是
A.纸的发明B.指南针的运用C.火药的发明D.印刷术的改进
13.明清小说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A.市民阶层兴起,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与繁荣提供了阶级基础
B.城市经济繁荣,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C.通俗文学的发展
D.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
14.清代融合多种剧种,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的艺术是
A.昆曲B.越剧C.京剧D.杂剧
15.汉字是历史悠久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文字。其演变趋势是
A.篆书——甲骨文——楷书——隶书B.篆书——隶书——楷书——甲骨文
C.甲骨文——楷书——隶书——篆书D.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16.下列人物是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A.魏源林则徐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蒋介石D.曾国藩李鸿章
17.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运动B.青年学生追求民主、科学的运动
C.思想领域里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D.学习西方的文化运动
1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夫‘蛮夷羌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未知主化者言
之。非谓本国而外,凡有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这一认识
A.开创“中体西用”的话语体系B.阐释“师夷长技”主张
C.旨在唤醒国人的爱国保种意识D.带有浓厚的晚清时代特色
1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民生主义核定全国地价,解决土地问题
D.推翻满清政府
20.1924年,孙中山说:“要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即取消此等条约中所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