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命题人: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页的表格内。)
1.光在某种玻璃中速度是米/秒,要使光由空气射入这种玻璃,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成90°角,则入射角是( )
A.30° B.60° C.45° D.90°
2.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
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D.振荡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振荡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
3. 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
A. 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B.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平行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C.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D. 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4.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若在气体放电管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能量为12.8 eV的高速电子轰击而跃迁到激发态,在这些氢原子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
A.最多能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最多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能辐射出的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n=5跃迁到n=4能级时放出的
D.能辐射出的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n=4跃迁到n=3能级时放出的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是α衰变 B.是β衰变C.是轻核聚变 D.是重核裂变、220V,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图甲为调压变压器示意图。保持输入电压U1不变,当滑动接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某次检测得到用户电压U2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以下正确的是 ( )
A、 B、
C、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应将P适当下移
D、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应将P适当上移
7. 如图所示,一个由薄玻璃围成、中间是空气的“三棱镜”置于水中,一细束白光通过该“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的、、三种色光,再分别让这三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比较这三种色光的
光子能量以及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大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光子能量最大,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大
B、光的光子能量最小,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小
C、光的光子能量最大,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小
D、光的光子能量最小,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大
8.如图所示,甲、乙是规格相同的灯泡,接线柱a、b接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时,无论电源的正极与哪一个接线柱相连,甲灯均能正常发光,乙灯完全不亮.当a、b接电压的有效值为U的交流电源时,甲灯发出微弱的光,乙灯能正常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是电容器,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是电感线圈
B.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是电感线圈,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是电容器
C.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是二极管,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是电容器
D.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是电感线圈,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是二极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核反应方程中的x为中子
D的半衰期为5730年,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的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8,则此遗骸距今21480年为了减少输电线路中电力损失,发电厂发出的电通常是经过升压变电站升压后通过远距离输送,再经过降压变电站将高压变为低压.某降压变电站将电压U0=11000sin100πt(V)的交流电降为220 V供居民小区用电,则降压变电站变压器( )
A.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0∶1B.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是50 Hz
C.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是 Hz
D.输入原线圈的电流等于居民小区各用电器电流的总和
(1) 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aa′和bb′,不慎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放在图所示的位置上,而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测得的折射率将(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 )
A.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B.为了提高测理的精确度,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 C.P1、P2之间的距离的大小及入射角的大小跟测量的精确度无关 D.如果入射角太大,则反射光过强,折射光过弱,不易观察
12.某同学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