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2).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音乐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青春舞曲》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简谱)七年级下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并从中领悟青春易逝的道理,从而更加珍惜时间,争做勤奋向上的学生。
2.欣赏歌曲,感受音乐欢快、活泼充满活力;富有舞蹈性,对音乐有整体感知,并通过体验、模仿、探究,了解舞蹈来源于生活和劳动,尝试用简单的维吾尔族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
3.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了解王洛宾生平,初步了解并学习维吾尔族舞蹈基本动作。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了解王洛宾先生生平,初步了解并学习维吾尔族舞蹈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十六分音符、附点十六分音符及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欢迎进入音乐课堂,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顶帽子,请同学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新疆维吾尔族的),让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生活习惯、服饰、音乐特点。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解决?
歌曲是几几拍的?演唱形式是什么?(4 ∕ 4 拍;齐唱)
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应该应怎样的情绪来演唱?(鲜明、富有舞蹈性;欢快、充满活力)。
(3)结合歌词说说歌曲揭示了什么人生哲理?(青春易逝、珍惜时间)。
2.再次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找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
教师讲解: 十六分音符
附点十六分音符
前八后十六音符
根据节奏朗读歌词。
学唱歌谱,教师弹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反复教唱。
用“la”模唱旋律。
学生自主填词,教师用电子琴伴奏,并纠错。
学生跟伴奏完整的演唱指导歌唱状态,并提出要求。
师:同学们要想唱好一首歌曲,除了节奏和音准以外,情感处理也很重要,刚才我们分析了这首歌,应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呢?我们唱的再活泼欢快一点,有活力一点,就更能体现歌曲的特点和中学生的精神风貌了,下面我们跟着伴奏音乐完整的演唱一遍,注意反复记号。
三、维吾尔族舞蹈律动。
老师表演维吾尔族舞蹈片段,请学生欣赏并记动作,请学生模仿展示老师的舞蹈动作。
师:同学们在欣赏歌曲的时候,看看能记住哪些动作?(老师提问学生模仿)
老师讲解舞蹈的由来。
师:舞蹈是从生活和劳动中来,在劳动中手脚总是要活动的,手用来拍打,脚用来踩踏。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新疆舞也是一样的,这位同学展示的这个动作就是维吾尔族舞蹈中托帽位,在劳动和生活中手扶一下帽子,这个动作经过美化提炼就形成了维吾尔族独有的托帽位,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这个动作。
老师用学生记住的动作组成律动并逐一模仿:(1)托帽位;(2)翻腕儿;(3)真开心。
跟着《青春舞曲》的音乐进行律动。
请每组和个别同学上台展示。
四、拓展:老师讲解王洛宾生平
师:有一位特别喜欢新疆的音乐家和我们一样,怀着对新疆的向往和热爱,在新疆生活了60余年,一生都在致力于新疆民歌的搜集和整理及改编,他就是被称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先生,刚才我们演唱的《青春舞曲》就是由他搜集整理的,他一生创作老人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掀起你的盖头来》《达阪城的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等。
五、结束语
同学们,时光宝贵易逝,今天你们的学习效率很高,不仅学唱了歌曲,还进行了舞蹈律动,了解了音乐家王洛宾,你们都是珍惜时间的楷模!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