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传入 2、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②成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传入 2、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建立一批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工人周刊》等。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传入 2、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新发展 (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①李大钊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②成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 ③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④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宣传 马克思主义。 (3)1921年,中共诞生。 子目小结 背景 新文化运动 政治 经济(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直接原因) 兴起 前期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评价 性质 局限性 后期新发展(宣传马克思主义) 积极影响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共成立 (标志、代表、阵地、活动基地)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课堂小结 新旧思潮激冲突,青年杂志运动起, 陈李胡鲁做代表,民主科学摇大旗, 十月革命炮声响,马克思主义新时期, 人们思想大解放,文化运动载史册。 巧记知识 1.(2000全国13)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 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 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C 巩固练习 2.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作为矛头所向的根本原因是( ) A. 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落后 B. 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 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尊孔复古思想逆流 C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 A.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 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 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D. 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D 4.“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结叹由衷”此对联评价的人物应是 ( ) A. 鲁迅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胡适 C 北京大学,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美丽的地方,它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这里也是学术思想活跃的殿堂。九十四年前,正是在这里,一群热情洋溢的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 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组关于北京大学的图片资料 一、 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背 景 政治 思想文化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民主制度 启蒙思想 民主共和思想孔复古 尊孔复古 侵略加剧 袁世凯独裁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思考: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于1912年改为现名。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同时,《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大,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 3、主要活动基地和主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原因: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新青年》迁到北大。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活动基地 1915年 《新青年》 陈 李 胡 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