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组织形式与环节.ppt
第十章教学组织形式与环节[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趋势。使学生懂得教学工作各基本环节的要求。[教学重点]: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辅导、学生教学[课时数]:3教学组织形式概述个别教学——古代学校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特点:(1)学生年龄不一,程度不齐。(2)教学内容不同。(3)教学进度不一致。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的结构。含义:同一时空里教师只与单个学生发生教学关系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足:(1)教学规模小。(2)教学成本高。(3)教学效益低。010305020406(二)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含义优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有利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学管理;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不足:不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最大局限性;易使理论脱离实际;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三)分组教学含义特朗普制——大班上课(40%)、小班研究(20%)、个别教学(40%)复式教学——辅助形式优点:(1)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2)有利于因材施教。类型不足:(1)不易科学鉴别。(2)负面影响大。(3)各方面意见不一致,常矛盾。(4)增加管理难度。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变革趋势: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现代化的特征运用将更加结合实际班级人数、每节课时量以及课堂座位排列更趋多样化,合理化。(1)班级人数减少(2)节课时量缩短(3)课堂排座由行列式发展为圆桌式、马蹄型、半圆型和蜂巢式等。学的环节教的环节备课——先决条件备课包括广义备课和狭义备课三个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三种计划:学期(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提出教学目标(应用学习结果来表述);设计教学进程(教案的主要组成部分)上课——中心环节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课外作业、辅导是上课的延续和补充,学业成绩考核评定是上课结果的反馈。课的类型课的结构一节好课的条件: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积极性高;时间分配合理,课堂效率高。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技能直接导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听课以旧带新导入—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结构直观教具导入—有利于引起学生寻求探索的积极性生动实例、故事导入—有利于激发、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问题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问技能01不滥问,问在关键处。02要会问,问到点子上。03问得恰当,问出效率来。04灵活多变,有针对性地提问。05板书设计技能06目的明确(2)条理清晰07语言简洁(4)书写规范08整体美观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