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儒林外史》阅读任务单(三).doc

发布:2025-01-19约1.9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阅读任务单(三)

1.请结合第三十一至四十六回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影子的人物是。

(2)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性是。

(3)辞去高官厚禄,在玄武湖隐居避世的人物是。

(4)德高望重,担任泰伯祠主祭的人物是。

【答案】杜少卿沈琼枝庄绍光虞育德

2.《儒林外史》第三十一至四十六回中,塑造了一些真儒形象,你能列举出三位吗?

要求:写出人物姓名并简要概括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杜少卿——家境优越,侠义风骨;庄绍光——书香门第,学富五车,超凡脱俗;虞育德——出身不凡,天降真儒。

3.阅读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A惨然道:“我那里要你还。你虽是小本生意,这父母身上大事,你也不可草草,将来就是终身之恨。几两银子如何使得?至少也要买口十六两银子的棺材,衣服、杂费共须二十金。我这几日一个钱也没有。—也罢,我这一箱衣服也可当得二十多两银子。王胡子,你就拿去同杨司务当了,一总把与杨司务去用。”又道:“杨司务,这事你却不可记在心里,只当忘记了的。你不是拿了我的银子去吃酒、赌钱,这母亲身上大事。人孰无母?这是我该帮你的。”

B道:“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况且太保公屡主礼闱,翰苑门生不知多少,何取晚生这一个野人?这就不敢领教了。”侍郎就把这话回了太保,太保不悦。

C到三十二岁上,这年没有了馆。娘子道:“今年怎样?”虞博士道:“不妨。我自从出来坐馆,每年大约有三十两银子。假使那年正月里说定只得二十几两,我心里焦不足;到了那四五月的时候,少不得又添两个学生,或是来看文章,有几两银子补足了这个数。假使那年正月多讲得几两银子,我心里欢喜道:“好了,今年多些。偏家里遇着事情出来,把这几两银子用完了。可见有个一定,不必管他。”

结合片段,说说A、B、C三位人物分别是谁?他们有哪些珍贵的品质?

【答案】示例:A——杜少卿B——庄绍光C——虞育德

他们慷慨仗义,淡泊名利,随遇而安,自尊自爱。

4.《儒林外史》中的真儒们,寄托着作者对儒生健康人格的憧憬,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请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称号进行连线

庄绍光叛逆才女

虞育德豪侠儒将

萧云仙浑雅真儒

沈琼枝恬淡名士

【答案】示例:庄绍光——恬淡名士虞育德——浑雅真儒萧云仙——豪侠儒将沈琼枝——叛逆才女

5.《儒林外史》第三十一至四十六回中的真儒,淡泊名利,身居名利场而能保持真我本色。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5.《儒林外史》第三十一至四十六回中的真儒,淡泊名利,身居名利场而能保持真我本色。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一:我最喜欢王冕。他远离政治,不慕名利,活得自由自在,率性洒脱朱元璋想请他出山,他不卑不亢地拒绝,表现出了可贵的民主意识。他自给自足,远离官场,修身养性,提升自我,最终千古流芳

示例二:我最喜欢杜少卿。因为他同情、关心弱者,当他们有困难时,他慷慨解囊,竭力帮助:杨裁缝的母亲病故,无钱收殓,他便让人把自己的一箱衣服当了,把钱送给杨裁缝办丧事,并说“人孰无母”。鲍廷玺请求杜少卿赏个本钱,回家养活老母,杜少卿说:“你个梨园中的人,都有思念父亲孝敬母亲的念,这就可敬的很了。”便把自己卖地的钱,予其百两。

示例三:我最喜欢庄绍光、虞育德。因为他们恬淡浑雅,不慕名利,自食其力,自由自在。他们既有魏晋风度,又怜恤百姓,有仁人之心。

示例四:我最喜欢萧云仙。因为他相貌俊美,武功高强,武能破城,文可修城,很受当地百姓的拥戴。

示例五:我最喜欢沈琼枝。因为她既才华横溢,又追求个性解放,面对强权,依然不卑不亢。

6.后世常常认为,书中的杜少卿是作者的化身。你从杜少卿身上可以发现作者吴敬梓是个怎样的人?谈谈你的发现

【答案】示例:①在当时社会众人皆追名逐利的风气中,杜少卿慷慨大方、一掷千金的行为,是对世俗的反叛,这表现了他慷慨仗义、卓尔不群的豪士性格。②杜少卿一生豪放不羁,不受传统思想羁绊,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③他虽然个性张扬,但是仍然怀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这集中体现在群儒祭泰伯祠一事中——他希望通过群儒祭泰伯祠一事来教导百姓,“当以礼乐行天下,以礼乐来治天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