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223S02035_微生物育种学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4-09-12约2.5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5

附件5-1

ADDINCNKISM.UserStyle《微生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2023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1223S02035

开课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微生物育种学

(英文)Microbialbreeding

课程性质

选修

考核类型

考查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

34

课程类别

专业拓展课

先修课程

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发酵工程原理,基因工程

适用专业(类)

生物技术专业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一)课程简介

《微生物育种学》课程是本专业(类)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微生物菌种选育在生物发酵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工业微生物育种是工业生物技术最为关键的技术,也是决定发酵产品能否具有工业化价值及发酵过程成败与否的关键。本课程主要介绍微生物育种的五大技术路线方法,在掌握资源菌株复壮与保藏常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最易采用的诱变育种和应用较多的基因重组育种技术,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资源基础知识、掌握微生物菌种选育原理和方法,具备在微生物资源研究领域开发新资源、探索新产品的基本能力,为科研实践与毕业论文等后续培养阶段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为将来从事育种领域相关研究或工作培训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掌握微生物菌种选育的基本原理,熟悉选育技术方法,具备设计与实施菌种选育方案的基本能力。

课程目标1:了解微生物菌种在发酵工业中的重要地位,拓宽对资源微生物及其开发的认知,掌握资源菌株的获得方法;

课程目标2:掌握菌株选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设计与实施菌株遗传结构改变、筛选、优化等具体方案的能力;

课程目标3: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思维,建立基本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耐心,关注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4: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法规;

课程目标1、2

40%

2-2: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

课程目标1、2

40%

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有求实创新的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课程目标3

20%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采用启发式课堂讲授,提出问题,列出观点,经过实例分析、研究进展的介绍与陈述,得出结论。在讲授的过程中,配合讲授内容用多媒体、影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感性认识;并结合授课内容,布置课堂讨论、课下作业或拓展阅读,结合学生的反馈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各种资源分析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研素养。在教学环节中注重渗透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科研导向。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几种微生物育种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二)教学难点

最适育种手段的选择与确定;技术路线中具体参数的确定;新技术在微生物育种领域的应用等。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第1章绪论

了解微生物菌种在发酵工业中的重要地位,认知微生物菌种资源现状。树立生态建设主导思想,培养“四个自信”。

4

讲授

课程目标1,3

2

第2章工业微生物菌种的获得

掌握活性菌株自然选育基本方法,具备设计与实施活性菌株获得方案的能力。培养科研素养,锻炼科学思维,坚持可持续发展路线。

10

讲授与翻转课堂

课程目标1,3

3

第3章微生物诱变育种

掌握诱变育种的核心技术路线与方法,具备设计与实施菌种诱变方案的能力。培养科研素养与科研耐心,强化生态环保发展理念。

8

讲授

课程目标2,3

4

第4章微生物代谢控制育种

掌握代谢控制发酵理论,具备设计与实施以诱变为基础进行理性筛选的能力。培养科研素养与科研耐心,锻炼科学精神。

4

讲授与翻转课堂

课程目标2,3

5

第5章微生物杂交育种

掌握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主要技术与方法,具备设计与实施基因重组育种方案的能力。锻炼科学思维。

5

讲授

课程目标2,3

6

第6章微生物分子育种

了解几种分子育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设计与实施基因修饰育种方案的能力。锻炼科学思维,鼓励科研信心。

3

讲授

课程目标2,3

合计

34

七、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类型:?考试?考查

(二)考核方式:?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课程论文

?课程报告?其它

(三)成绩评定:

考核

依据

建议分值

(百分比)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目标

过程

考核

6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