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风景画》名师教案.docx
学而优教有方
PAGE2/NUMPAGES2
第10课《公路风景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画图”软件中“选定”、“复制”、“粘贴”、“移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用“矩形选择”或“自由图形选择”工具选定图像,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本课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把一个对象变成两个、三个对象,容易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教材中主要讲授莱单操作的方法,对于快捷方式,本课中只是简单提及,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画图技巧上,并学以致用于创作。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学生刚上信息课小半个学期,对电脑的学习热情度高。
之前学习了“画图”软件中“直线”、“曲线”、“矩形”、“椭圆形”、“刷子”等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作品。但是对于图像的选择、复制、粘贴、移动等处理技巧还未涉及。本课在课本案例的基础上做了微调,设计玲玲导游带领孩子们“游张家界”的情境,把图像的选定、复制、粘贴、移动知识点串联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选定、复制、粘贴、移动图像的方法。
2.教学难点:“透明选择”的处理技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会使用“矩形选择”、“自由图形选择”工具选定图像。
(2)会设置“透明选择”。
(3)会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具体的图画,掌握选定、复制、粘贴、移动图像的方法和技能,并运用到画图创作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手操作图像,激发学生对画图创作的兴趣,感受画图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体现做中学的教学思想,采用了范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法和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分析问题、尝试操作解决问题,设计玲玲导游带领孩子们“游张家界”的情境,用画好的小图画和背景画引导学生组合一幅公路风景画,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展开练习和创作,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活动过程中探索复制图像的操作要领,
学握新知。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小结、反思总结,使其形成知识构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可以通过看书、看视颜与上机探究,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掌握新知。本课设计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练习、综合创作、反思小结五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课堂,以完成任务为导线展开学习,最后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用具(可以省略):
多媒体电脑室、教学广播软件、windows自带画图软件、教学范例、学生练习资料。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时间安排:2分钟)
1.玲玲导游带领大家《游张家界》,带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旅程上的所见所闻。
2.玲玲导游想把旅途上的美丽风景记录下来,以下是旅程上风景小图,需要同学们帮助玲玲把小图排版好,同学们思考该如何把两张图进行组合排版呢?
1.观看视频,带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旅程上的所见所闻。
2.思考问题。
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明确本课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自主探究(时间安排:12分钟)
1.观察素材图和公路图,如何把小汽车变到公路图中?
2.布置任务一:学生尝试把小汽车复制到公路上。
3.教师指导。
(1)打开“画图”软件,打开“素材图
(2)单击“选择一矩形选择工具”,按住鼠标左键框选图像。
(3)单击复制按钮。
(4)再次打开“画图”软件,打开“公路图”。
(5)单击粘贴按钮。
(6)单击“选择一透明选择”,实现背景透明。
(7)调整图像的大小及位置。
4.学生继续完善任务一,并把路灯复制到公路图中。
5.小结方法,及时强调重难点。
(1)选择路灯时,用矩形选择工具无法完整框选路灯,如何解决?
一一自由图形选择工具
使用方法:
A.单击“选择一自由图形选择工具”。
B.按住鼠标左键画出图像的边框,终点与起点相连,选定图像。
(2)粘贴完之后注意“透明选择”的使用。
6.布置任务二:学生尝试把素材图(棕色)中的楼房复制到公路上。
7.教师指导。
带背景色的透明选择工具使用注意事项:背景图中的颜色2需设置为选定图中的背景色。(即公路图中的颜色2需与素材图中背景色一致)
8.指导学生继续完善任务。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2.明确任务,先进行自主探究。
3.学生看、听、记教师演示。
4.学生继续完善任务一,并根据教师要求添加路灯。
5.根据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真看、听、记教师小结。
6.学生自主探究任务二。
7.根据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真看、听、记教师小结。
8.完善任务。
1-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尝试的学习习惯。
带着自主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对比教师演示,在比较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
4.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选择工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