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S01003-发展经济学-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docx
PAGE1
ADDINCNKISM.UserStyle《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2023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0323S01003
开课单位
经济学院
课程名称
发展经济学
Developmenteconomics
课程性质
必修
考核类型
考试
课程学分
3
课程学时
51
课程类别
专业发展课程(专业核心课)
先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适用专业(类)
经济学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一)课程简介
《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经济学科。它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它从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诸种因素出发,通过对各种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目的在于揭示不发达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规律。由于经济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这就决定了发展经济学在研究中要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制度等多个层面,因此,理论性、实用性、综合性和边缘性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特征。
《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专业发展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具有分析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
(二)教学目标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要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理论、政策和策略以及发展途径的学习、研究和分析,丰富经济理论,拓展经济分析思路,掌握多种经济分析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经济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进行经济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经济发展理论,具备综合运用经济发展理论分析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各种经济发展问题的能力,并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通过对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经济发展策略、政策和发展道路的分析,做出合理的经济选择。
课程目标1: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2:运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课程目标3:关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新问题、新政策实践与理论创新。
课程目标4:掌握本课程领域的中外文献检索和分析、学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经济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科研能力。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2:专业知识。牢固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理解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发展演进、学派差异及争论重点;熟悉经济学理论运用的市场环境、政策依据和政策效果;了解经济学理论发展前沿和实践发展现状。
课程目标1
30
2-3:具有将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40
3-4:具有完整的文理工相互融合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课程目标4
30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本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兼具的课程: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课程,另一方面又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紧密结合。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教学方式以老师讲解和学生探索相结合,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目前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选择若干专题,让学生分组去研究,并在课堂讲解交流。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讲授法;(2)讨论法;(3)发现法;(4)探究法;(4)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本课程的重点放在基本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实践的结合上,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变、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以及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
(二)教学难点
一是对各种发展模型的掌握及其具体运用。二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发展过程,因而本质上是动态的。发展经济学紧密联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不断地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丰富自己,因而经济发展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必须把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丰富实践,尤其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联系起来,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理论、策略、政策和发展道路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发展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了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演化过程及理论体系。
2
讲授
课程目标1
2
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经济发展的含义,掌握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