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SJ092042《机械CAD技术实践》教学大纲.docx
《机械CAD技术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92042
课程名称:机械CAD技术实践
英文名称:ApplicationofEngineeringSoftware
课程学时(周数):一周
实践学时(周数):一周
开设时间:第三学期
课程学分:1
适用专业:(2020)车辆工程
课程说明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参数化零件设计、装配、工程图处理等内容。总学时为32,实践学时32;安排在工程图学1后进行。
课程目标
学习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
初步培养阅读机械图样并进行三维建模的能力
生成与处理工程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创新、独立能力以及认真负责和严谨细致工作作风。
毕业要求指标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1
2
课程目标2
3
课程目标3
3
课程目标4
8
教学要求
授课方法采用多媒体讲授和机房联系相结合,深入浅出,既突出了基本知识与典型应用的结合,又注重基本知识与最新知识的联系。通过大量实验,以加深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课的内容,并增强动手能力。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要求在学习中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应适当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本课程考核方式为上机实操考核,成绩为100分制。
二、学时分配
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总学时32学时,实验32学时,分为16个实验完成。
《机械制造技术》学时分配表
内容
学时分配
讲授
实验
总学时
1、基础模块
1、认识参数化三维设计
2
32
2、草图模块
2、基础草图
2
3、进阶草图
2
4、草图综合练习
2
3、三维模块
5、基础特征
2
6、基础特征综合练习
2
7、基准特征
2
8、进阶建模1
2
9、进阶建模2
2
11、三维综合建模1
2
12、三维综合建模2
2
4、工程图模块
13、工程图应用
2
5、装配模块
14、参数化装配
2
6、综合模块
15、常见机械零件综合建模1
2
16、常见机械零件综合建模2
2
合计
32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模块?(2学时,1个实验)
【教学目标及要求】
本部分主要介绍参数化设计的特点及其基本要求,典型工程软件的工作界面、鼠标的使用及工作目录设置等基本操作,还介绍了参数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思想。介绍我国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软件的基本操作
难点
参数化设计
【考核要求】
1软件配置
2工作目录设定
3视图定向
4基本三维操作
【教学基本内容】
1了解理论及建模理论
2熟悉用户界面(资源条、图标工具条、下拉式菜单、通用预设置、弹出式菜单、用户交互方式)
3参数化设计
第二部分草图模块?(6学时,3个实验)
【教学目标及要求】
在明确设计意图基础上,合理选择草图基准面,会设定草图座标系和定位草图;掌握重新定位草图,掌握草图基本曲线的绘制;掌握各种草图几何约束方法,掌握各种草图尺寸约束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草图基本曲线的绘制,掌握各种草图几何约束方法,掌握各种草图尺寸约束方法。
难点
正确掌握并运用约束,实现参数化的关联。
【考核要求】
1软件配置
2工作目录设定
3视图定向
4基本三维操作
【教学基本内容】
1草图选择、定向与配置
2直线、圆弧、轮廓线等基本草图元素
3对称、镜像、约束等草图操作
4草图综合练习
第三部分三维模块?(14学时,7个实验)
【教学目标及要求】
熟练掌握基本几何体、拉伸、旋转等基本特征操作,掌握基准特征的建立方法,掌握表达式、孔、扫掠、抽壳、阵列、镜像等各种高级特征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三维特征的建立方法。
难点
特征的修改。
【考核要求】
根据简单的零件图纸,完成三维模型的建立
【教学基本内容】
1基本几何体、拉伸、旋转
2基准特征的建立方法
3表达式、孔、扫掠、抽壳、阵列、镜像
第四部分工程图模块?(2学时,1个实验)
【教学目标及要求】
熟练掌握根据模型生成工程图的步骤,掌握视图选择与修改的方法,掌握工程图标注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生成工程图的步骤。
难点
视图选择与修改。
【考核要求】
根据三维模型,按照国标生成工程图
【教学基本内容】
1生成工程图的步骤
2视图选择与修改
3工程图的标注
第五部分装配模块?(2学时,1个实验)
【教学目标及要求】
熟练掌握根据约束条件实现零件装配的步骤,掌握在装配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