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沂蒙的《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doc

发布:2025-01-12约2.7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沂蒙的《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首具有浓郁“北方官话”特点的,初起流传于山东沂蒙地区的小调。内容以歌颂沂水、蒙山的自然风光和幸福生活为主。这首歌曲共四个乐句,每句三小节,每句节奏型基本相同,每个乐句依次结束于“2165”四个音,他们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和抒情性,确立了“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此曲具有汉族民歌“四句头”小调的典型特点。

二、学情分析

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

三、学段目标:

1、通过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音频、视频、图像等内容,学生以欣赏为主,更直观的感受每节课所表达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达到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乐谱视唱是必要的环节。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3、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是音乐课上更加生动活跃。

四、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音乐之美,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歌曲风格,增强学习民族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知识与技能:能认真欣赏音乐,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的表现手法,有感情地、自然、舒展地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尝试进行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进行旋律创编活动。??

3、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学唱、表演唱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体验音乐情绪,参与歌曲演唱和艺术创编活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

教学难点:改编歌词进行艺术创编活动。??

教学方法:示范法、体验法、练习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希沃白板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演唱?

抛给学生问题,这是哪个地域哪个民族的民歌??

什么是民歌?民歌和小调有什么联系??

齐读:民歌,是劳动人民创作的能表达人们生活反映风土人情的歌曲。作为中国民歌体裁之一的“小调”,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抒发情怀的民歌。?

二、新歌教学?

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首这样的民歌。?

背景: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艰苦岁月,沂蒙根据地建立不久,国民党反对派利用当地反对势力——黄沙会,与我军对抗。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我军文工团的战士李林、阮若珊创编了一首歌曲《反对黄沙会》,鼓舞了八路军士气,揭露了敌人的骗术和罪行。后来,人们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改换新词,以适应形式的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才形成了现在广为传唱的《沂蒙山小调》。?(山东快书方式介绍)?当里个当,当里个当,闲言碎语咱不讲,今天来说《沂蒙山小调》的故事和篇章!?1940年,日本鬼子大扫荡,有人问,什么叫大扫荡?大扫荡,那就是,日本鬼子发了狂,见人杀、东西抢,杀光抢光,还放火烧光咱的房。抗日艰苦不容易,沂蒙根据地刚建立,国民党那个反动派,把当地反对势力的黄沙会来结派。黄沙会,也是坏,流氓、抢劫真无赖。为揭露黄沙会的罪行和猖狂,为鼓舞八路军的斗志更昂扬!文工团的李林、阮若珊,创编了歌曲四处传。歌名就叫:《反对黄沙会》!为适应时代的新发展,歌曲的歌词换几番。到如今,这小曲儿美名天下传,旅游发展了沂蒙山。各位同学不要笑,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沂蒙山小调》!?

2、出示《沂蒙山小调》视频,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音乐风格并熟悉旋律。?(板书《沂蒙山小调》)?

3、提问学生:大家都听到了什么?(沂蒙山美景、风土人情)演唱者声音特点?(质朴、淳厚)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感受。??

4、再次聆听,拍拍节奏。?

5、读节奏(ta?ti)?

6、唱节奏(ta?ti加旋律)(注意中间一个小节的4/4拍子)?

7、唱节奏旋律与踩节拍结合。(左右脚交替)?

8、找学生唱谱师伴奏,或齐唱谱。?

9、解释一段体(由一个或几个乐句构成,但可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乐思)?

10、起承转合(起头、承上启下、转折、结束)?

11、解释鱼咬尾(像这样上一句的结束音与下一句的起始音相同,这种手法在音乐中叫做“鱼咬尾”,类似于“顶真”的修辞手法,比如《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12、词语接龙游戏

(沂蒙山小调—调虎离山—山穷水尽—尽心尽力—力不从心—心旷神怡—沂蒙山小调)?

13、师生共同演唱唱《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