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因特网》参考教案.doc
PAGE1/NUMPAGES6
第3课初识因特网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因特网,了解因特网的用途。
2、通过看因特网用途的有关视频,了解因特网的强大作用。
3、培养学生使用因特网的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上网行为。
4、让学生能正确认识网络的功能,改变学生因特网是游戏娱乐的工具的认识,树立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能初步辩证地认识网络的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因特网的用途。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正确认识网络的功能,改变学生因特网是游戏娱乐的工具的认识,树立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按座次顺序分好活动小组,4—6人一组,要求本组学生确定一位组长。
认识本组成员,选好负责人。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协作学习。
?导入新课
?(4分钟)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因特网吧,根据你对因特网的了解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网络有什么作用?
归纳:最重要的有两点,因特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及信息获取,其二还可以进行通讯交流。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浏览并获取网上资源,及即时通讯交流。
?1、学生讨论网络的基本功能,并由各组代表发言交流。
2、明确学习任务。
?通过学生发言交流引出课题。
?新课教学:
认识浏览器,浏览网页。
(8分钟)
?
?
1、介绍浏览器。上网时用来浏览网页的软件叫作浏览器,现在普遍使用的浏览品有InternetExplore(IE)、遨游、世界之窗、火狐等?,其中IE浏览器使用得最广,我们就以它为例学习浏览网页。
2、了解IE浏览器界面。
(1)教师提问:要认识IE,先要启动它,启动IE浏览器有哪些方法呢?(请学生回答)
(2)介绍界面:打开IE,我们可以看到与其它软件的窗口类似,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内容区域、滚动条等项目。
3、浏览网页。
(1)演示:我们要浏览“中国科普博览”网,其方法为: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其域名。
(2)引导:下面请大家用IE或者其他浏览器打开“中国科普博览”,并浏览里面的内容。
讲解:超链接是能链接到其他网页或内容的网页元素。把鼠标指针移到有超链接的元素上时,鼠标指针会变成“小手”型,此时单击鼠标,会跳转到其他网页或网站、程序等链接目标。
(3)提出任务:利用超链接的功能浏览“中国科普博览”网站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并体会“后退”、“前进”、“停止”、“刷新”、“返回主页”等按钮的功能。
?1、学生回答:启动IE浏览器的方法有(1)单击“开始”→“程序”→“InternetExplore”;(2)双击桌面上的IE快捷图标;(3)单击任务栏中的快捷启动IE图标。
2、认识IE浏览器的界面。
3、打开“中国科普博览”网站,浏览其中的任意一个方面的内容,如:生命奥秘、地球故事、星宇迷尘、2009全国科普日、拯救普氏原羚、科学动画城等。体会“超链接”的功能,以及“后退”、“前进”、“停止”、“刷新”、“返回主页”等按钮的功能。
?1、演示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种很直观的教学方式。
2、IE的具体应用还是要学生本人去实践操作,对按钮功能的理解更是如此。
3、通过开展基于任务的学习,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掌握知识。
?新课教学:
保存网页内容。
(10分钟)
?引导:网络上的资源很丰富,我们除了浏览网页外,还需要把它们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中,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保存网页内容。
1、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演示: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可以用复制的方法。(1)打开网页,找到需要的资料,选中文本;(2)在选中的文本上单击右键,选择“复制”;(3)执行“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命令,在打开的记事本窗口中单击右键,选择“粘贴”,然后保存为“.txt”格式的文件。
2、保存图片。
(1)提出任务:请同学们自学保存网页中的图片的方法。
根据情况适当提示。
3、保存整个网页:还可以单击“文件”→“另存为…”命令来保存网页,在弹出的“保存网页”对话框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网页保存类型,大家尝试操作一下,看看不同的类型效果有什么不同。
4、提出任务:打开“中国科普博览”或其他网站,各组先讨论决定本组要浏览并搜集的主题,分工完成信息的搜集工作,并将其文字和图片信息保存下来。等会再传给老师,向全班展示。
?1、了解保存文字信息的方法。
2、复习利用记事本保存资料的方法。
3、自学保存图片的方法:保存网页中图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鼠标移到图片的任意位置,在图片左上角会出现一个小工具栏,单击“保存”按钮;另一种是在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
4、分组活动:讨论决定主题,搜集保存信息。参考主题:生命奥秘、地球故事、星宇迷尘、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