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 生产与生活 2 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x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2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中的第二课“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主要内容包括电视机的发明历史、电视机的演变过程、现代电视机的功能特点以及电视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关注生活的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品德与社会核心素养:1.增强科技意识,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积极影响;2.提升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对比电视机的发展历程,理解技术进步的过程;3.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4.增强社会责任感,认识到科技进步与个人、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的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在知识层面,学生对电视机的了解有限,可能只知道它是用来观看节目的设备,但对电视机的发明历史、演变过程等缺乏系统认识。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培养。在素质方面,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在形成,但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
在行为习惯上,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本节课“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学生可能会对电视机的早期形态和现代技术产生浓厚兴趣,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学情分析表明,四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时,需要教师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科技发展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科技发展的正确认识。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实物电视机、图片资料(早期电视机与现代电视机的对比图)、学生用笔记本。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分享教学资料和在线讨论。
3.信息化资源:网络搜索资源,如电视机的发明历史、技术发展等相关视频、文章。
4.教学手段:PPT课件、实物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视频播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家中有电视机吗?你们平时都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呢?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电视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电视机的演变过程,看看它从最初的样子变成了现在这样。
二、新课讲授
1.电视机的发明历史
(1)教师展示早期电视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电视机是怎么发明的吗?
(2)学生回答,教师讲解:电视机是由英国工程师约翰·贝尔德发明的,他在1925年成功地展示了电视信号传输。
(3)教师播放贝尔德发明电视机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电视机的发明过程。
2.电视机的演变过程
(1)教师展示早期电视机与现代电视机的图片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这两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电视机从最初的黑白画面、小屏幕发展到了现在的彩色画面、大屏幕,功能也更加丰富。
(3)教师讲解:电视机的演变过程经历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平板电视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3.现代电视机的功能特点
(1)教师展示现代电视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现代电视机有哪些功能特点吗?
(2)学生回答,教师讲解:现代电视机具有高清画质、智能操作系统、网络功能、蓝牙连接等功能,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3)教师播放现代电视机使用演示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现代电视机的操作方法。
4.电视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教师提问:同学们,电视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电视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可以坐在家中就能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3)教师讲解:电视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挑战,如过度依赖电视、沉迷于电视节目等,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负面影响。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电视机的发明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②电视机的演变过程有哪些特点?
③如何正确使用电视机,避免负面影响?
(2)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2.角色扮演
(1)教师设计一个关于电视机发明的情景剧,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发明家、助手、观众等。
(2)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