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实录3 新人教版.docx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实录3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选自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回顾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过程,结合学生已学知识,分析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战后世界格局的认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全球意识和人文素养。学生将通过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提升历史解释能力,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同时,通过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合作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历史的初步知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知识,如跨国公司的兴起、国际贸易的发展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学生对世界历史充满好奇,对全球化的现象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阅读、讨论和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图表和数据来理解复杂的经济现象,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偏好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来深入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可能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特别是在分析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影响时,他们可能会遇到认知上的困难。此外,学生可能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国际关系感到困惑,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逐步建立起对全球化的全面认识。此外,由于全球化涉及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深入理解和消化这些内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相关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世界地图、全球化发展进程图表、相关历史图片及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无特殊实验器材需求。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准备白板或投影仪展示多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世界地图,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如何形成的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2.回顾旧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过程,为学习本节课内容做好铺垫。
二、新课呈现(约30分钟)
1.讲解新知:
a.全球化的定义及特点
b.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c.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举例说明:
a.以跨国公司为例,说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b.以国际贸易为例,说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影响
3.互动探究:
a.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哪些不同影响?”
b.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巩固练习(约20分钟)
1.学生活动:
a.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张全球化发展历程的时间轴
b.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全球化对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
2.教师指导:
a.教师巡视各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b.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小结(约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教师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a.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全球化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影响
b.撰写一篇关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
1.全球化的定义及特点
2.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3.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全球意识和人文素养
3.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知识点梳理
1.全球化的定义及特点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
-全球化的特点包括: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国际分工的深化等。
2.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早期全球化: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殖民扩张和贸易发展为主要特征。
-晚期全球化: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技术、跨国公司等因素推动全球化进程。
3.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分工和贸易,提高了资源配置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