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置与管理项目教程教学大纲教案.doc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项目教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育目标
本课程是计算机系网络维护与应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设备配置与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交换技术基础、虚拟局域网技术、局域网冗余技术、路由技术基础、RIP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网络设备安全访问与管理、访问控制列表ACL、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广域网技术、IPv6技术、DHCP与防火墙技术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可以更好的具有从事网络架构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二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知识结构
本课程培养同学们在网络应用中设备配置高级技能,掌握一些必要的网络设备配置方法,可以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应用和维护自己单位或部门的网络。
能力结构
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技能有:
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网络构成以及分类,IP地址划分,网络常用命令,Visio工具软件和eNSP工具软件使用。
掌握交换技术基础,以太网基础,以太网冲突域和广播域,认识交换机设备,交换机工作原理,配置交换机。
掌握虚拟局域网技术,主要讲解了VLAN概述,VLAN通信,GVRP协议,端口扩展配置,Telnet配置管理。
掌握局域网冗余技术,生成树技术,链路聚合技术,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掌握路由技术基础,路由技术基础,认识路由器设备,配置路由器。
掌握RIP路由协议,RIP路由概述,RIP度量方法,RIP更新过程,防址路由环机制,配置RIP路由协议。
掌握OSPF路由协议,路由概述,路由区域报文类型,DR与BDR选举,OSPF区域划分,配置OSPF路由协议。
掌握网络设备安全访问与管理,交换机端口安全,访问控制列表ACL概述,基本ACL与高级ACL。
掌握NAT技术,NAT技术概述,NAT技术实现方式,静态NAT,动态NAT以及端口多路利用PAT。
掌握广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概述,常见的广域网接入技术,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配置,PPP配置。
掌握IPV6技术,IPV6概述,IPv6地址自动配置协议,IPv6路由协议,IPV6配置。
掌握DHCP与防火墙技术,DHCP技术和防火墙。
素质结构
本课程可以使网络专业的学生更好的理解网络设备配置情况,并很好的配置与管理网络设备,同时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可以更的维护与管理网络设备。
三课程的内容、结构框架和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项目一计算机网络概述,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网络定义,网络构成以及分类,IP地址划分,网络常用命令,eNSP工具软件使用。
项目二交换技术基础,主要讲解了以太网基础,以太网冲突域和广播域,认识交换机设备,交换机工作原理,配置交换机。
项目三虚拟局域网技术,主要讲解了VLAN概述,VLAN通信,GVRP协议,端口扩展配置,Telnet配置管理。
项目四局域网冗余技术,主要讲解了生成树技术,链路聚合技术,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项目五路由技术基础,主要讲解了路由技术基础,认识路由器设备,配置路由器。
项目六RIP路由协议,主要讲解了RIP路由概述,RIP度量方法,RIP更新过程,防址路由环机制,配置RIP路由协议。
项目七OSPF路由协议,主要讲解了路由概述,路由区域报文类型,DR与BDR选举,OSPF区域划分,配置OSPF路由协议。
项目八网络设备安全访问与管理,主要讲解了交换机端口安全,访问控制列表ACL概述,基本ACL与高级ACL。
项目九NAT技术,主要讲解了NAT技术概述,NAT技术实现方式,静态NAT,动态NAT以及端口多路利用PAT。
项目十广域网技术,主要讲解了广域网技术概述,常见的广域网接入技术,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配置,PPP配置。
项目十一IPV6技术,主要讲解了IPV6概述,IPv6地址自动配置协议,IPv6路由协议,IPV6配置。
项目十二DHCP与防火墙技术,主要讲解DHCP与防火墙技术,DHCP技术和防火墙。
四课程适应的专业及对象
本课程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
五课程的考核方式
1本课程全部为理论教学。
2成绩分数分配:平时成绩(40)+理论考试(60)。
学期授课计划
20-----20学年第学期
授课班级
课程名称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项目教程
授课教师
授课时数
90
其中:课堂教学:45实验:45
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管系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年月日
周次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作业
上课地点
授课形式
/指导教师
1
周二1-4节
项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