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网络配置与设备管理课程教学大纲(T-C).doc

发布:2017-12-11约2.6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3.课程英文名称:要填写规范的英文课程名称 4.课程类别:CC。 5.授课对象:信息安全专科 6.开课单位: 网络工程团队 7.教学时间安排:第4学期 8.先修课程:网络基础。 9.并行课程: 10.后续课程:网络安全。 11.学时安排: 总学时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周学时 学分 备注 96 48 48 6 6 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具体目标 理论知识 1.网络OSI、TCP基本理论 2.路由器、交换机基本原理,静态路由、动态路由配置、NAT ACL 3.广域网基本理论,PPP,帧中继, 4. 无线局域网,IPV6,VPN 专业技能 1. 路由器,交换机基本配置管理 2.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基本配置,ACL、NAT基本配置 3. PPP、帧中继基本配置,无线局域网基本配置 职业道德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社会观,正确认识个人基于社会的责任,实现自我价值 2.具备一定的网络工程师职业行为 3.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个人服从团队。 (二)课程培养能力体系 TOPCARES(1级能力指标) TOPCARES(2级能力指标) TOPCARES(3级能力指标) 课程培养能力指标 本课程培养能力体系,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映射关系,抽取本课程相关的能力指标,编号保持不变。 (三)课程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映射表 (参考信息安全专业的mapping) 见附件《××××课程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对应mapping图》。 完成《课程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对应mapping图》,以大纲附件的形式一并提交。 各单元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 OSI TCP基本模型 1.教学内容 OSI、TCP/IP参考模型, 以太网基础,以太网工作原理 IP地址规划, IP地址划分 2.教学要求 理解TCP/IP参考模型,并掌握数据包传送过程的封包原理 掌握特殊IP地址的分类和用途 掌握IP地址的划分,并能利用变长子网掩码进行局域网规划 3.教学重点与难点 TCP/IP模型、子网划分 第二单元 路由器配置管理、静态、动态路由基本配置 1.教学内容 路由器的IOS 静态路由协议、动态路由协议 RIP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EIGRP路由协议 2.教学要求 掌握路由器IOS的基本命令 熟练配置静态路由协议、 熟练配置RIP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 基本掌握EIGR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静态路由、RIP路由、OSPF多区域特性 难点:路由故障排除 第三单元 局域网交换机,VLAN 1.教学内容 交换机的基本转发原理 VLAN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安全特性 2.教学要求 理解交换的数据转发原理 理解VLAN的基本特性 掌握VLAN的基本配置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VLAN的特性与配置 难点:VLAN的安全特性。 第四单元 广域网、无线局域网,VPN 1.教学内容 PPP基本工作原理 帧中继基本工作原理 无线局域网基础 VPN基础。 2.教学要求 掌握PPP基本配置 掌握帧中继基本配置 掌握无线局域网基本配置 理解点对点VPN配置。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PPP、帧中继的配置 难点:VPN的基本原理与配置。 实践项目实施计划表 此表用于描述课程实践(含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目的、实施方法及实践场所。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及教学要求 项目成果 课内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 1.“项目内容及教学要求”:填写案例、项目或设计制作的简要介绍及教学目标; 2.“项目成果”:可以是程序、报告等; 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设计 实际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TM (1,1)TM(2,1),TM(3,1)TM(3.2)。教学组织上单个完成实验的配置任务,在后续的项目中进行分组完成,并进行相应的成果展示和验证。。 2.教学环境设计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PT和GNS3两个模拟器进行实验教学,最后的项目完成中必须有GNS3的实验文档和设备配置文档,同时要对最终的结果进行实验验证。 教学资源 1.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甘刚.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年.9月. 自编讲义请注明题目、编者。 参考资料: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1-4学期》, Graziani :r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年1.月. 简要说明教材的遴选原则和方法。 2.其他教学资源 包括教学指导书、案例集、习题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